本田灵悉L没人问津,配置够用,品牌故事讲不清

后排小桌板上还能放下半杯咖啡,车门把手缩进去不露头,屏幕排成一条线,看着像哪个科技博主评测间,但置身四S店里,你对着一台车身印着“灵悉”的本田,只会迟疑。展台上工作人员看起来更像是在守仓库——倒不是他们不想卖,而是从早到晚只看见一两个问价的,没人真的打开车门坐进去。空气里飘着点新车“科技香”,不过这股气息很快被隔壁深蓝卖场的喧闹盖过去。

这么一台本田灵悉L,配置拉满,你能想到的都堆上了:十八寸轮圈、一百二十八色氛围灯、HUD、后排配小桌板,也算是给足里子和面子。动力数据也写得漂亮,电机160千瓦、59度电池、续航520公里、零百加速6.9秒,端着一纸参数,怎么看都不像个草草了事的小厂产品。问题只在于,没人买账。十月新款出了,价格又涨两万,结果九月才卖了170台,年度销量最高月也不过五百出头,仿佛这车是专为“稀有车主俱乐部”打造的。

让人困惑不止的是车标。几乎每个来看车的人第一句话都是:“这真是本田?”灵悉,听起来像充电器的品牌。你问销售,他都不一定敢拍胸口保证“这是正儿八经的东风本田”,反倒让人觉得这台车是个“混血儿”,不像本田但又带着本田的血统,怎么看都像个技术实验田。你说油车好,他点头,你说电车也强,他犹豫。这一刻,消费者只会想,本田做油车没毛病,但电车?还差点什么。

其实看同行业——长安的深蓝L07、马自达的EZ-6、丰田的bZ3,都摆在同一个价格区间里。每家都拿出自己的底牌,有的是渠道更广,有的是情怀加分,有的干脆拼颜值。反观灵悉L,好像还在写新闻稿,罗列参数,没人能把这车的故事讲明白。卖车不是念诗,更不是堆数据。现在主流玩家都懂这点,本田像是还没凑过来。

从一个旁观者角度说,灵悉L没什么毛病。技术在本田这一级车企里,绝不是粗制滥造。五连屏这种配置,一般新势力都要“上旗舰”才会用。电子后视镜虽说习惯还需培养,但未来是趋势。HUD抬头显示,真正在实际驾驶里很实用。既然硬件都到位,为什么车主不买?

和本田自己有关,也和行业现状有关。从品牌到渠道,从销售到传播,灵悉都像隔了一层雾。本田的油车信仰太重,电车反倒被放在了技术“侧厅”,你想找销售聊电驱体验,他们还是会跟你对照思域、皓影。消费者其实不傻,这年头选电车,买的是“未来感”,是共鸣,而不是牛皮纸上的参数表。你一进长安深蓝的展厅,销售恨不得给你现场开直播,讲氛围灯,讲电里程,还能给你刷抖音积分。你进灵悉的展厅,最热心的介绍是“这是我们新品牌,不同于本田传统车型”,至于“好在哪”——就等你自己悟了。

本田灵悉L没人问津,配置够用,品牌故事讲不清-有驾

品牌和配置都到位了,剩下的就是“人和”。用户要认得你的标,你的故事本还能讲点新鲜,而不是靠拍脑袋起个生僻名字。“灵悉”这仨字不光难记,还跟Honda的形象距离巨大。你说要年轻化,就得让年轻人知道你是谁,别管是Honda e、是什么EV,但灵悉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需要百度一下”。市场上的选择越来越多,五年前你能用品牌压人,现在哪怕你是本田,也得重新证明一回。

本田灵悉L没人问津,配置够用,品牌故事讲不清-有驾

除了名字,渠道也是一环死结。很多本田4S店销售自己都答不清“灵悉”能干啥,试驾排不上,讲解也没激情。这叫“配置的孤独”:你当然可以多配五个屏幕但没人试,座椅能加热通风但没人坐,后排能给老板铺张小餐板但没人开会,在展厅里关了三个月,落满一层灰,就是科技的孤岛。本田把生产打造推得极致,却在传播和互动上栽了大跟头。新能源车,拼的已经不是技术“谁高谁低”,而是谁能讲出共鸣,让人觉得“这车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个行当里,老牌子做电车不断迷路。大众ID拼参数,丰田BZ拼安全,通用EV拼性价比。你只看数字,个个都不差,可真到买单那会儿,你还是更愿意选长安的深蓝,毕竟马路上能撞见同款,二手流通不费心。马自达EZ6打出的是情怀牌,“年轻人喜欢,我们就造”,总算抓住了目标用户心理。而灵悉L呢?新闻发布做得很认真,参数很清楚,品牌和用户,隔着半堵墙。

黑色幽默的是,灵悉L不是本田的技术短板,而是传播和“故事制造”的短板。你可以自嘲:本田工程师开会都比用户多,新闻稿一天能出仨,客户试驾永远排不上队,本田对数据的执念,不亚于对油门踏板的信仰,可这不是时代想听的。科技花哨到极致,如果没人帮你证明“这是我的”,那谁愿意多掏六千块钱,再买个难认标的电车?消费者挑剔,但也许比想象中诚实,他们愿意为情怀掏钱,也愿为方便花冤枉钱,但不愿为无感的“参数汇总”掏一分。

回头看这场“本田卖电车”的局,我并不觉得本田就是失败,只是还没找到真正的路。从油到电,是信仰的变迁,也是身份的再造,本田或许该在灵悉L后面直接改名叫Honda EV,甚至干脆借点年轻人的语境,别光靠参数、“造型新奇”抢市场,应该多学点新势力怎么做互动、搞联名、线上线下抱一块“蹭热度”,把车做得有人气,有共鸣,不只是个“高配大礼包”。

本田灵悉L没人问津,配置够用,品牌故事讲不清-有驾
本田灵悉L没人问津,配置够用,品牌故事讲不清-有驾

最后你说,这车到底差在哪?我看差的是一口气——配置全了,技术够了,品牌还有本田这底子,可缺的,是讲故事的声量、让人愿意走进展厅愿尝鲜的冲动,以及销售能拍桌子的底气。五千台一个月,不难,关键是让用户知道“这就是本田的电车”,不是“还有个灵悉”。

本田灵悉L没人问津,配置够用,品牌故事讲不清-有驾

电车时代,到底谁来买单,买的又是技术,还是故事?你会为一台五连屏的本田电动,多花六千块吗?或者你觉得,车只是个交通工具,品牌、感觉、故事,真的重要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