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领跑,中国汽车加速出海,全球市场再突破

近些年来,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我们国家自己制造的东西,正变得越来越厉害,尤其是在汽车这个领域。

可能在十几二十年前,提到国产车,一些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模仿和性价比上,觉得主要是价格便宜。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亚迪领跑,中国汽车加速出海,全球市场再突破-有驾

一个非常直观的现象是,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街头,尤其是在那些对产品质量要求极为严格的欧洲发达国家,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挂着中国品牌标志的汽车在跑,而这其中,比亚迪的身影显得尤为突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把车卖出去那么简单了,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的跃升,以及全球市场对“中国智造”态度的转变。

我们先来看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感受一下这股潮流有多么强劲。

根据统计,就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产销量头一次双双突破了1500万辆的大关。

而在出口方面,成绩更是喜人,仅仅半年时间,整车出口就达到了308.3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百分之十。

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已经稳稳地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这股浩浩荡荡的“出海”大军中,比亚迪可以说是一马当先的领头羊。

特别是在新能源商用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动大巴、卡车这个细分市场里,比亚迪的表现堪称惊艳。

比亚迪领跑,中国汽车加速出海,全球市场再突破-有驾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新能源客车出口了2082辆,同比增长了整整45%,占据了整个市场超过四分之一的份额,具体来说是27.29%,牢牢地坐在了行业第一的宝座上。

这个成绩单清楚地表明,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发展势头。

那么,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比亚迪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为什么它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全球市场,特别是在对技术、安全和环保标准要求极高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甚至成为领跑者呢?

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组合拳,是技术、战略和市场洞察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掌握了核心技术。

造车,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电动化时代,最关键的就是所谓的“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

这三样东西,就相当于电动汽车的“心脏”、“肌肉”和“大脑”,是决定一辆车性能好坏、安全与否的根本。

比亚迪领跑,中国汽车加速出海,全球市场再突破-有驾

很多汽车品牌,可能外壳设计得很漂亮,内饰也很豪华,但这些最核心的部件需要从别的供应商那里购买。

比亚迪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它从一开始就坚持所有核心技术都要自己研发、自己掌握。

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它的“刀片电池”。

这个电池技术之所以厉害,不仅仅在于它能让车子跑得更远,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极高的安全性。

对于一辆每天要运送成百上千名乘客的公交车来说,安全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底线。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了业内最严苛的针刺测试,也就是用钢针直接刺穿电池,它既不冒烟也不起火,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最大担忧。

当比亚迪把这样一项“独门绝技”应用到自己的客车上时,就等于给全球的客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除了电池,高效的驱动电机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比亚迪也都是自主研发生产。

比亚迪领跑,中国汽车加速出海,全球市场再突破-有驾

这种对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让它不仅在技术上领先,在成本控制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上,也拥有了巨大的优势。

其次,光有好的技术还不够,还得懂得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尤其是卖到文化、环境、法规都完全不同的海外市场。

商用车和我们自己家用的私家车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私家车更多体现的是个人喜好和生活方式,而公交车、卡车这些商用车,它们是运输公司用来赚钱的“生产工具”。

所以,客户最看重的是车辆能不能可靠耐用、运营成本低不高,以及是否能完全适应当地的特殊情况。

比亚迪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聪明,它没有简单地把在国内卖得好的车型直接搬到国外,而是坚持走“定制化”和“本土化”的路线。

举个例子,在中东的阿联酋等地区,夏天温度奇高,这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是个巨大的考验。

比亚迪就专门针对那里的高温环境,推出了经过特殊设计和优化的车型,解决了客户对于车辆在酷热天气下续航里程和安全性的担忧。

再比如在欧洲,那里的法规对环保、噪音、乘客的舒适便利性,包括对残障人士的友好程度,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比亚迪领跑,中国汽车加速出海,全球市场再突破-有驾

比亚迪就深入研究这些需求,推出了完全符合欧洲标准,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标准的产品。

比如最近在国际舞台上亮相的全新电动客车B13.b,就是专门为欧洲长途城际线路的需求而打造的。

这种“看人下菜碟”,为不同市场量身打造专属产品的做法,让比亚迪的产品能够真正融入当地,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订单。

再者,比亚迪今天的成功,绝非一日之功,而是源于长达十多年的战略远见和持续投入。

很多人可能已经不记得了,早在2008年,当全球汽车市场还是燃油车的天下,大家还在讨论百公里油耗的时候,比亚迪就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到了2010年,它更是率先提出了“城市公交电动化”的解决方案。

在当时,这个想法听起来非常超前,甚至有些不切实际。

但比亚迪就认准了这个方向,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

比亚迪领跑,中国汽车加速出海,全球市场再突破-有驾

从2011年第一支商业化运营的比亚迪电动大巴车队投入使用开始,它就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公共交通的绿色变革。

这种长期的坚持,让比亚迪积累了海量的实际运营数据和宝贵的经验。

什么样的路况对电池消耗最大?

在极寒和酷热天气下要如何管理能源才能最高效?

什么样的设计能让司机驾驶起来更轻松、让乘客乘坐更舒适?

这些都是在实验室里无法得到的,是比亚迪领先于后来者的宝贵财富。

如今,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已经从商用车领域,扩展到了乘用车领域。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总销量达到了惊人的47.2万辆,同比增长了132%,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海外总销量。

像宋PLUS这样的全球热门SUV车型,上半年在海外就卖出了超过13万辆;全新推出的皮卡车型“BYD SHARK”,也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可以说,比亚迪通过在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商用车市场树立起的可靠、先进的技术品牌形象,正在有效地带动其全系产品的全球化进程。

从最初的单纯产品出口,到如今在海外投资建厂、建立生产基地,再到带动整个产业链在当地落地生根,比亚迪正在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的全新面貌,也为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