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上,可算是风云变幻。原本稳坐前十的日系车企本田和日产,居然被比亚迪和吉利两家中国品牌给挤下来了。这可是头一遭,比亚迪和吉利第一次在年中销量上把本田、日产踩在了脚下。你没看错,这个事情发生在2024年上半年,地点当然是在全球各主要市场,主角就是这几家汽车厂商。
说来也是够戏剧性的。一直以来比亚迪和吉利都算是国产车里的“领头羊”,但想要挑战日系三强,之前最多也就在局部市场发发力。这次,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上实现了“超车”。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卖出了214万辆车,吉利也是不遑多让,销量直接冲到193万辆。分别排在全球第7和第8的位置。而原本是销量老大哥的本田、日产,则因为各种原因销量缩水,本田只有178万辆,日产更惨,直接跌出前十,被吉利甩在后面了。铃木呢,同样是掉队大户,卖了163万辆,不仅同比下降,还掉到了全球第十的边缘。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主要就是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这几年死磕新能源汽车,燃油车说不做就不做,去年还让很多人觉得有点“冒险”。结果到2024年,市场给了最直接的反馈:比亚迪销量暴涨33%,海外市场也火力全开,新能源乘用车和皮卡都卖得嗷嗷叫,还进入了11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新能源车销量直接飙到了45万辆,同比增长132%。吉利也没闲着,旗下的三大品牌新能源销量大涨126%,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一半,而且吉利银河作为独立品牌后表现爆棚,上半年都快卖出55万辆,增速达到了232%。这两家中国车企,它们的新能源业务就像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路狂奔。
再看看国内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今年上半年首次双双突破了15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了近一半,增长率更是直接拉到40%以上。说中国车企靠新能源“逆袭”,一点也不夸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比亚迪和吉利却用冲刺的状态抢下了晋升的大门钥匙。
反过来,日系车企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本田、铃木、日产齐刷刷下跌,本田销量降了5%,日产销量降幅更是6%,掉出了前十。美国市场方面也遇上了新麻烦:美国政府给日本车企设了15%的关税。这让日本车企在美国的利润一下子就缩水。像丰田、本田、日产这仨车企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里,全是净利润大幅跳水。丰田的利润直接降了三分之一,本田腰斩,日产更惨,干脆亏了一个亿多日元。
在中国市场,日系车基本靠燃油车撑场子,结果碰上新能源车的“浪潮”,本田和日产在华销量都跌了17%以上。铃木和三菱干脆已经撤了,幕布拉上不演了。只有丰田勉强翻了个小身,主要还是靠纯电车型铂智3X发了点力。在中国新能源车正疯狂扩张的时候,日系品牌只守着传统燃油车,显得有点“江郎才尽”。
更有趣的是,东南亚一直以来都是日系车的大本营,市场份额曾经高达七成。可是,去年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城等八家中国车企蜂拥进入泰国,不只是卖车,还搞起了建厂,本地生产电动车。日系车企原本在东南亚呼风唤雨,现在一看势头不对,纷纷收缩阵地。铃木和斯巴鲁直接宣布要关闭泰国工厂,日产也要把一家工厂的部分业务砍掉,本田则干脆整合产能,把一家工厂并到另一家。这种动作,无不透露着日系车企失守主场的窘迫。
纵观整个局面,比亚迪和吉利是凭着新能源完成了“弯道超车”。而日系车企曾靠燃油车打遍天下无敌手,现在却被华系品牌反杀,成了“温水里的青蛙”。旧时代的王者们还在跟关税、市场萎缩做斗争,而中国车企早已摆好阵列,带着技术和成本优势大规模出击,主场变客场,出海也不含糊。
乍一看,这场风云变幻不过是数据上的一升一降,但背后的变化却堪称“地动山摇”。新能源汽车不仅改变了单个品牌的命运,也在重塑整个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中国品牌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技术迭代和更灵活的市场策略,把原本高高在上的日系、欧美巨头拉到自家跑道上来比拼。你来我往的销量对战,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场全方位的技术、市场、品牌综合较量。
这其中,比亚迪的市场动作最为激进。你以为它只会搞国内,结果人家海外市场布局早就铺开了。南美、中东、东南亚,几乎哪个区域没有比亚迪的身影?而且出货量增长不是一星半点,各国的新能源市场里,比亚迪“攻城略地”,连连得分。从原本的“国民品牌”到“出口之王”,说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的领头雁”都不为过。吉利同样也是把新能源作为未来发展的头号战略项,技术迭代速度快,品牌矩阵齐全,产品布局既有高端也有亲民,杀伤力一点也不输比亚迪。
比亚迪和吉利之所以能“弯道超车”,一方面靠的是坚定不移地押注新能源,另一方面是中国汽车供应链的成熟和成本控制力。别看别人光说技术,低价才是真正的杀器。日系车过去靠稳定、耐用取胜,但在每年都能出新款、功能升级还不用加价的中国车面前,用户的选择变得很现实。新能源车型驾驶体验新鲜,还搭载了各种智能配置,年轻一代用户对“油腻中年车”早就不感冒了。
而传统日系车企面对这些变化,一时之间很难转身。丰田虽然动作快一点,推出了纯电车,其他品牌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日产和本田在全球新能源车型上起步晚、布局慢,不少市场还停留在油电混合,面对纯电动车型全面普及时,产品力明显不足。而中国品牌比亚迪、吉利每年都能拿出爆款,再加上市场宣传和多渠道投放,形成“滚雪球效应”,销量差距越拉越大。
就这样,原来大家都在走同一个赛道,突然间中国品牌绕了个弯,上了新能源快车道,直接冲刺。这种变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行业大势所趋。如果再跑几年,估计前十的位置会有更多中国品牌。
讲到底,这场全球车企排位赛,比亚迪和吉利靠技术革新和全球化布局抢了个好彩头。谁说国产车只会内卷?人家现在玩的是“国际大循环”,既能在国内市场狂奔,也能在海外市场攻城拔寨。丰满的数据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这个“新变量”,彻底颠覆了老品牌的舒适区。
如今一盘棋已经布好,中国车企“扬帆出海”,日系品牌的日子要多琢磨琢磨了。比亚迪和吉利用事实证明,只要有技术、有价格、有渠道,谁都能在全球市场抢得一片天地。至于榜单上的排位,还会变几轮,谁能笑到最后,那就看谁跑得快、跑得稳。
风向变了,谁还敢说中国车企是陪跑?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