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次不追特斯拉了!小米第三款车“昆仑”增程SUV谍照曝光,5.2米“方盒子”身材、三排大六座、1500公里续航,还带激光雷达和后轮转向,直接杀进理想和问界的舒适区!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只卖30多万——比理想L9便宜10万,比特斯拉Model Y L多两排座!家庭用户等了5年的“全能王”,这次真要来了?
方正造型:家庭用户要的就是“能装”
看到小米“昆仑”谍照的第一眼,很多人惊呼:“这不就是理想L9的亲兄弟? ”方正的车身、垂直的D柱、平行车顶线条,彻底告别了SU7的轿跑流线风。 车高超过1.8米,车门宽大到能轻松塞进儿童座椅,第三排侧窗面积堪比MPV,成年人坐进去也不憋屈。 这种“方盒子”设计牺牲了炫酷,但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头部空间和后备箱容积——周末露营的帐篷、婴儿车、全家行李,终于不用硬塞了。
三排座椅:每一寸空间都算清楚
“昆仑”采用2+2+2六座布局,二排独立座椅带过道,老人孩子进出第三排不用翻座椅。 轴距超3米,三排腿部空间实测达到820mm(行业平均750mm),椅垫加厚到120mm,长途坐垫不塌陷。 尾门是“蚌壳式”一体设计,婴儿车不用折叠就能直推进后备箱,底下还藏了前备箱大小的下沉储物格,婴儿湿巾、玩具、零食随手放。
增程动力:纯电400公里+加油跑1500公里
小米首款增程车直接亮出王炸数据: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包+1.5T增程器,纯电续航400公里(日常通勤一周不充电),加油后续航冲到1500公里。 北京到上海中途不用补能,全程无里程焦虑。 更关键的是能耗控制:馈电油耗仅6.2L/百公里,比理想L9低1.5L。 秘诀藏在增程器热效率里——61%的数据碾压同级,油变电的损耗比竞品少20%。
后轮转向:大块头也能“穿小巷”
5.2米的车长最怕窄路调头? 小米搬出博世后轮转向系统,转弯直径比4.7米的Model Y还小。 菜市场窄巷一把掉头,商场机械车位轻松停入。 搭配CDC电磁减震,过减速带不颠簸,高速过弯不侧倾,全家晕车党终于能安心坐车。
智能座舱:全家人的“移动客厅”
车顶激光雷达确认支持城市NCA(自动跟车过红绿灯)和高速NOA(自动变道超车)。 车机是小米看家本领:骁龙8295芯片+HyperOS系统,副驾屏可同步中控视频会议,孩子用后排屏看动画片时,驾驶员导航不被干扰。 米家生态深度联动:上车前空调预冷、空气净化器提前除甲醛、离家自动开启摄像头安防——这些华为问界能做到的,小米也能玩转。
价格屠夫:30万买激光雷达+空悬?
理想L9卖45万,问界M9卖47万,小米“昆仑”锚定30-40万区间。35万可能买到激光雷达、后轮转向、真皮座椅三大件,比竞品同配置便宜10万。 成本控制靠小米老本事:复用手机供应链资源,车机芯片用消费电子方案,连空气滤芯都和米家净化器同款。
群狼环伺:小米的对手不止理想、问界
6月销量数据给小米泼了盆冷水:问界M8单月卖21185辆,M9卖13718辆,理想L7/L9均超4800辆。 2026年“昆仑”上市时,还要直面智界R9、极氪9X等新品。 更棘手的是产能:小米YU7订单积压40-57周,亦庄工厂二期要到2026年投产,“昆仑”可能重演“等车半年”的尴尬。
增程器隐忧:东安动力方案靠得住吗?
理想用自研增程器迭代了四代,问界背靠赛力斯技术沉淀,而小米“昆仑”被曝采用东安动力增程方案。 新势力首次做增程,NVH静音性、油电切换平顺性、长期可靠性全是未知数——毕竟家庭用户最怕高速失速、异响吵醒孩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