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混车市场份额下降,插混崛起,纯电体验升级

油电混动车,这两年在国内市场上日子是真没以前好过了。有些人买车时还犹豫一下油混,转转头却都奔去了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看着昔日排队加价的混动车,如今落得“无人问津”,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句:“老天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油混车市场份额下降,插混崛起,纯电体验升级-有驾

油混车的走衰,真不是一夜之间。从2021年还能撑起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十八个点,到2024上半年直接掉到只有八个点,“小众”两个字已经写在脸上了。反观邻居插混,市场份额刷地一下子长到快一半,纯电也是蹭蹭往上走。油电混动就像舞台上落单的小丑,观众的目光都不在他身上。

油混车市场份额下降,插混崛起,纯电体验升级-有驾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爱混动了呢?首先是大家对“新能源”这三个字有了新理解。以前只要比纯油省点油,就是新趋势。可现如今,不能外接电,干脆被不少人当成“假新能源”。不少年轻人尤其要认准新技术,插混上班一周充一次电就能全程用电,油钱都省下来了。再看纯电动车,电费不到一毛钱一公里,和油车一比,像用绿豆钱买大米。增程式的也是风生水起,油混呢?纯电跑个三五公里就切回油,早高峰踩两脚电就用光,一脚油门还是回到老路子,怎么都感觉不上台面。

再说钱包,买车谁不算计一番。就拿最有名的某日系油混来说,和纯油版同配置直接贵三万多。很多人一算账,一年跑个一万公里,油价按八块钱一升算,油混一百公里顶天省两升,一年也就省一千六。得跑二十年才能省回当初多花的钱。这还没算维修呢。去年有个混动车主换变速箱,修一次就是一万二,比纯油多花好几千。抛开复杂不谈,普通修理厂一听就摇头,非得去4S店才搞定,谁家不用掂量掂量钱包。

就算这些都忍了,日常用车的体验也让人闹心。一个典型的例子,混动车主小区地下停车场有新能源车位,可你这车没充电口,物业一句话:不归你用。冬天想享受温暖的充电桩,同样傻眼。再说智能化,最近的纯电和插混车,配置都是远程升级,新导航即刻推送,语音助手贼灵活,油混还滞留在“纯电时代之前”的车机系统,开着就像穿越回了老年机的年代。

油混车市场份额下降,插混崛起,纯电体验升级-有驾
油混车市场份额下降,插混崛起,纯电体验升级-有驾

别忘了还有电池那点小九九。朋友的新混动车开了三年,电池容量眼看着掉了百分之十五,电机启动时推背感不复当年勇。电池不可避免的衰减让人心里直犯嘀咕。二手市场更扎心,同年份油混和插混,价格能差两三万。油混早早被判到“贬值加速区”,真是越用越亏。

但说到底,油混还是有自己的粉丝。滴滴司机和长途跑运输的有不少就是冲着省油跟皮实去的。一年跑个十万公里,百公里油耗四升,比纯油车型每年多省一万多,光油钱就乐开花了。维修点分布多,换零件速度快,接单不耽搁。再有就是北方气温低的地方,纯电要命,混动照样风驰电掣。纯电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续航腰斩,油混表示:小意思,没压力。

其实,油混混得像昙花一现,有点像十年前的功能机。不是它不好用,是大家的需求升级了。生活拮据时,省油就是福音。可等大家家里能装充电桩,通勤距离不远,电车成本低,体验炫酷,甚至还有高科技功能,谁还纠结那点省油钱?你要真的是长途司机,天天高强度出车、路线又远又偏,哪怕纯电火起来,油混还真是省心能干的老伙计。

现在的选车就像买锅,家里天天红烧炖肉,那肯定铁锅耐用。要是早就用上了电磁炉,各种智能炒菜机,哪个还愿意抱着铁锅天天刷油烟?油混遂不遂心,完全得看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用车需求。

油混车市场份额下降,插混崛起,纯电体验升级-有驾

某种意义上,油电混动的“落幕”是市场选择下的必然。但它不是被淘汰,是主动让贤。新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插混和纯电成了主角。油混像是功成身退的老将,不争风头,继续默默被行业和特殊场景记住。如今的汽车圈,靠一项卖点还真打不动市场了。谁能更省心、省钱、省事,谁就能站稳脚跟。

油混车市场份额下降,插混崛起,纯电体验升级-有驾

说到底,买车这事,还是得掂量掂量自己想要啥。就像有人喜欢瘦金体,也有人偏爱楷书,选自己的手感,就别跟风。油电混动还会有自己的舞台,只是灯光不再亮眼。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