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天开车上下班或者经常出远门的朋友来说,汽车里的油门踏板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部件了。
我们每天右脚踩上去,控制着车辆的前进与速度,但很少有人会低下头仔细研究,这个小小的踏板,其实藏着大学问。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开某些车跑长途,几个小时下来右脚脖子又酸又胀,感觉小腿都不是自己的了;而换一辆车,同样的路程却感觉轻松不少。
这种差异,很多时候就源于油门踏板的设计不同。
市面上主流的油门踏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最常见的“悬吊式”,另一种则是听起来有些高级的“风琴式”。
这两种踏板到底有什么区别?
风琴式油门所带来的优势,真的有那么明显,以至于值得我们多花钱去追求吗?
我们先来弄清楚这两种踏板在结构上的根本不同。
所谓的悬吊式油门,顾名思义,它的踏板就像一个秋千,从仪表台的下方悬挂下来,转轴在最顶端。
当我们踩下它时,脚的动作主要是以脚尖为发力点,向前下方推压,脚后跟要么需要稍微抬起悬空,要么只能虚虚地搭在地板上,无法成为一个稳定的支撑点。
我们家里绝大多数的经济型轿车和大部分SUV,用的都是这种设计。
而风琴式油门,也叫地板式油门,它的结构恰恰相反。
它的转轴设计在踏板的最底部,整个踏板就像直接从地板上“长”出来一样,牢牢地固定在上面。
踩这种踏板时,我们的脚后跟可以稳稳地踩在驾驶位的地板上,作为整个动作的支点,然后用整个脚掌自上而下地去踩踏,动作轨迹和我们脚踝自然的活动范围高度吻合,就像弹钢琴时踩下延音踏板一样。
这一点结构上的差异,直接带来了驾驶感受上的巨大不同,而最核心的优势,就在于长途驾驶的舒适性。
开过长途车的人都有深切体会,连续数小时保持一个姿势控制油门,对右腿是一种不小的考验。
使用悬吊式踏板时,由于脚跟无法稳定支撑,我们的小腿和脚踝肌肉群需要持续发力,来维持脚掌的悬停姿态并精确控制踩踏力度。
这是一种长时间的静力性收缩,极易导致肌肉疲劳和酸痛。
就好比让你伸直手臂一直举着一个不太重的手机,刚开始不觉得什么,半小时后胳膊就会酸得发抖。
而风琴式踏板的设计,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让驾驶员的脚后跟成为了一个天然的、无需耗费力气的支点,整个腿部的重量可以自然地通过脚跟传递到地板上。
踩油门的动作,变成了以脚踝为轴心的轻松旋转,主要由小腿肌肉进行动态的、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这远比持续的静态紧张要省力得多。
很多从悬吊式换到风琴式踏板车型的老司机都表示,以前跑一趟长途下来,右腿僵硬得需要下车活动好一阵子,现在则几乎没有这种感觉了,这种“减负”效果,对于商务人士、货运司机或者节假日喜欢自驾远游的家庭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提升。
除了舒适性,风琴式踏板在油门控制的精准度上,也表现出更胜一筹的特性。
驾驶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油门进行非常细微的调整,比如在拥堵路段跟车,或者在需要平稳提速的超车过程中。
由于风琴式踏板的脚跟是固定的,这就为脚掌的动作提供了一个极其稳定的参考基准。
你的脚掌抬高或压低了多少,几乎可以一比一地、线性地反映在油门的开度上。
这种感觉就像用圆规画圆,支点固定,画出的弧线就特别规整。
驾驶员可以非常细腻地控制动力输出,让车辆的加速过程如丝般顺滑,避免了新手或者在疲劳状态下容易出现的“一窜一窜”的现象。
此外,风琴式踏板通常拥有更长的行程,这意味着从油门踩下到踩到底,中间的可调节范围更大,给予了驾驶员更宽广的控制区间。
在需要急加速,比如高速上果断超车时,全脚掌发力一脚到底,可以更迅速、更清晰地触发变速箱的强制降挡(Kick-down)功能,动力的响应也因此感觉更加直接和跟脚。
当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风琴式油门踏板也并非没有缺点。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它的制造成本更高。
根据一些零部件供应商的数据,一套风琴式油门总成的成本,要比传统的悬吊式高出大约百分之十到二十。
这不仅仅是踏板本身的材料和结构更复杂,更重要的是它对车辆底盘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地板上预留出专门的安装位置和结构加强,这些都会增加整车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并最终体现在售价上。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在定位更高、售价更贵的车型上才能看到它的身影,尤其是在以操控和驾驶质感著称的德系品牌中更为常见。
其次,风琴式踏板对驾驶坐姿有着比较苛刻的要求,并非适用于所有车型。
它最理想的搭档是坐姿较低的轿车或跑车。
在这样的车里,驾驶员的腿部是向前伸展的,脚踝与小腿的角度比较大,踩踏风琴式踏板时,动作非常自然舒展。
然而,如果把它装在一辆坐姿高大的SUV或者MPV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这些车里,驾驶员的坐姿更像是坐在一张椅子上,大腿与地面接近平行,小腿则趋于垂直。
如果此时使用风琴式踏板,为了踩下去,脚踝需要做出一个非常锐利、甚至有些别扭的弯折,长时间下来,非但不能省力,反而会让脚踝感到更加疲劳。
因此,很多高端SUV依然坚持使用悬吊式油门,这并非是厂家为了节约成本,而是基于人机工程学考量的最优选择。
总的来说,油门踏板的选择,其实是汽车工程师在成本、空间、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
风琴式踏板的优势是真实存在的,它在提升长途舒适性和油门控制精度方面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在向高端化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重视这些能够提升驾驶“内功”的细节。
在许多新推出的国产中高端新能源车型上,风琴式油门踏板已经不再是稀罕物,这说明我们的汽车工业正在从过去单纯比拼配置参数的阶段,进化到开始深度挖掘和满足用户在驾驶感受层面的细微需求。
这一个小小的踏板,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人车合一”境界的追求,也是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成熟与自信的体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