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在都喜欢讨论“淡季不淡”,怎么个意思呢?表面上看,商用车市场七八月份本是在打瞌睡,大家都觉得汽车销量不会有啥水花,顶多就是去年卖得多少,今年也就那个样子,甚至还更低一点。不过这次“解放”反倒来了个出人意料的操作——不仅没下滑,反而销量妥妥地“跑赢”了去年同期。这事儿要是用一句老话来总结,就是“别人都在过冬,你家却坐着空调晒太阳”。问题来了,为什么一汽解放能“反常”地在淡季逆势增长?别人都在抠抠缩缩、低头数库存,它却能突破重围、份额还节节攀升,凭啥?
我觉着,第一层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谁都想做好生意,关键是谁把“人心”琢磨明白了,这玩意儿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说真的,现在行业都在“内卷”:你降价我跟着,还经常花里胡哨出新款,但卖不动就没人理。可你看解放上半年折腾什么?一边做营销变革,一边铁了心去做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连新能源也加速上量。一句话,营销体系变革不是嘴上说说,是真的把“资源”沉到了一线,把决策权交给了懂干的那帮人,砍掉中间环节,直接冲业绩。用大白话说,就是把公司里的“能人”派到前线,能听见炮火才知道咋应对,用得着的人都能拍板决定事儿。结果就是,谁干得好谁得机会,效率提上来了,战斗力摆那儿了。
再看看数据,八月份一汽解放在13个省份实现了中重卡终端销量第一,这是多大的能量?哪家传统车企能做到那么多地区同时领头?这不是吹牛,这是真金白银的成绩。更别说终端销量高于批发销量,说明活儿不是用渠道压货,而是真到客户手里了。新能源更是爆炸性增长,七月份轻松过了2950辆,到了八月同比增长把行业也甩在身后。你要是还把“新能源是烧钱、没人买”挂嘴边,那真有点out了。比如同期公司重点客户订单同比涨了356%,这就是大家真金白银的认可。
想想市场格局为什么变了,很多企业还沉浸在“销量为王,压货为皇”的老套路,结果就是拼命多造货,渠道压死,经销商挤牙膏、客户都被逼得头疼,销量数据好看了,利润和口碑却都没了。解放这波做得好,是在心思上变了。不是光靠压货,而是直接去琢磨:“客户要啥?哪里真正需要升级?”像是国四老车换新,运力结构调整,新能源车口碑怎么树立,这一连串事儿,解放都提前布局,把产品线铺得比别人全、服务做到家、渠道建设没偷懒。谁是真心把客户当回事,大家都心里有数,下单自然不会犹豫。
这里就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如果淡季能够冲业绩,那旺季就更不可小觑了。按目前这架势看,全年销量目标30万辆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画饼充饥,而是基本有谱。于是团队士气上去了,营销铁军又增加了操作激励:“百万年薪”方案你听着很唬人,其实就是对真干活的人最大程度认可,这种激励不是喊口号,是把整个团队都推到了关键战场。用“七种气”凝聚斗志——啥是“七种气”?还不是那种敢拼、敢闯、敢赢、敢苦、敢创、敢变、敢争高下的气场!企业有了这种氛围,还用担心人心涣散吗?
其实任何一次行业突破,都不是天上掉馅饼。不管是产品创新还是营销变革,你都得先承认以前哪儿没做好,然后死磕到底。像解放硬是把营销总部精简,资源向一线倾斜,让真正“懂地气”的人制定决策,这招其实是对行业教条主义的反击。谁都愿意坐办公室指点江山、对数据喝茶,但客户不会买账。你得明白现在买卡车的人啥都懂,有各种对比,不好用、没服务立马就换。解放这阵搞了数十款新车型,传统、纯电、混动一锅端;技术发布会、渠道沟通会层出不穷。这些噱头是不是都见过?但真正能把产品铺到用户面前、让市场先验货、后买账,才叫本事。
还有一个地方得着重说说,那就是新能源的爆发。现在普遍听见有人说新能源是“政策驱动”、“补贴泡沫”,缺乏实际需求。可你看数据,解放新能源中重卡份额同比提升4.9%,牵引车也上去了。不是造出来就完事了,现在新能源真正开始在快递、快运、长途物流、绿通、公路标载这些细分市场生根发芽。大家为什么愿意买账?谁都知道油价贵、排放严,国家政策催着转型;但更重要是产品真能用,售后不上心你卖再多都白搭。解放能持续爆量,靠的不是烧钱搞补贴,而是技术创新、服务保障做扎实——去年7月起连续每月新能源稳定增长,说明客户是用脚投票,不是人云亦云。
这里又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大环境这么卷,靠什么打赢“攻坚九月”?解放采取的策略才是真正有“制胜之道”。一方面,营销体系聚焦工程机遇、客户运营、渠道网络、产品观察,每个环节都卡得紧。另一方面,“强质量、降成本、重奖励、解难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你既得保证产品质量硬,又不能成本撒胡椒面,激励要给到骨子里、难题解决不能拖泥带水,这才是企业高效运转的“血液”。
再想深一层,为什么别人不敢变革?因为变革总是有阵痛,谁都怕出了问题没人担、一线乱了步调,结果高层不敢放权,资源迟迟不到位。可一汽解放这次够狠,营销铁军真的用了全局资源,一方面激励到位,一方面敢于冲锋陷阵。看长远,就叫战略定力和长期主义。行业变局下,谁还相信“小打小闹”,那就等着被拍在沙滩上。解放不是只看眼前利益,熬过淡季,明确产品与技术路线,锚定清晰发展方向,确保连续“突破临界点”。现在大环境怎么看?油车换新压力大、排放要求高、成本降不下去、用户对服务体验越来越苛刻,谁满足了这些就有机会。
所以说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买卖不是靠喊,是用硬货砸出来的。解放的底气在哪里?就是自信能打出“组合拳”,让各个细分市场都开花,样样能挂得住名号。你觉得新能源难?人家能稳定发货、客户连单猛增;你说渠道费劲,人家直接上“后市场合作伙伴大会”,一口气签单突破十亿,这就是市场号召力。再看团队士气,被“百万年薪”激励,谁不愿多跑一步?所有环节都对了,想不赢也难。
回头来看,今年三季度攻坚战吹响“冲锋号”,关系到全年行业地位和公司士气。解放的营销体系已经变“铁军”,各条线负责人都要给出业绩;谁真正上一线谁有话语权,无论是在质量保证,还是成本控制、奖励刺激、解决客户难题,都能聚力合一。市场份额稳坐头把交椅,新能源领域率先突破,区域业绩多点开花,团队凝聚力空前提升。用大众的话说,就是大家伙儿都愿意跟着“解放”一起拼,那这企业还有啥不能干的?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别人都觉得淡季是低谷、可以划水,解放却把它当成新起点。销量不是压出来的,而是市场自己给的。为什么解放能“跑赢自己”呐?是因为它做对了那些“看不见”的努力:变革营销,升级产品,精简机构,资源落地,创新技术,不忘初心。说到底,谁琢磨明白客户心理、谁在困境中勇敢突破,谁才是真正的“赢家”。今年攻坚九月、冲刺全年目标,不只是动物本能,而是团队合力和战略远见的胜利。一汽解放这次“淡季不淡”,其实是中国商用车新格局下的一次预演,给所有同行都上了最好的一课——别光盯着数据、别只看表面,真正的胜负,全在背后的那些扎扎实实的活儿和韧劲。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