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暴晒一天后的惨状,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还在无知地忽视这四个关键动作,无异于亲手在毁掉自己的车——甚至危及自身健康。别不信邪,上个月深圳就有位车主亲身“演示”。38℃高温暴晒下,他进车门就迫不及待开空调,结果没开窗换气,三分钟后他直接晕在方向盘上。虽说救过来了,但这教训够我们敲几个月的警钟了。
首先要弄明白,被太阳烘烤后的车厢,早就变成了个小型毒气室。座椅、内饰、塑料件甚至音响,统统在高温下分泌出“福利大礼包”——苯、甲醛等有害气体。还想着不废话直接按下空调降温键?这相当于用肺把毒气吸进身体里打转。不晕才怪。安全用车的第一步,其实就是给空气“放个行”。
正确做法是,上车别着急开空调,先把四扇门全部打开,让毒气悉数跑路。空手当扇,猛地扇两把,加快空气流动。一套动作下来,等几分钟进车厢,方向盘不会烫手,座椅不像火烤。别怕多花点时间,呼吸顺畅值多少钱?
说到空调,开法也有门道。点火后,按下外循环,再大力开风挡,四窗全降,让热风跑光。开出一段距离,车内温度降下来,再把窗关上切换至内循环。这样热毒空气全被赶走,冷气也更给力,发动机负担更轻,省油不心疼。
夏天急降温,不少人用这个小窍门:酒精兑水,比例三比七,喷在座椅表面,两分钟温度能掉十度!但切忌多喷,毕竟酒精易燃,适可而止。既防止座椅烫屁股,又省下跑腿买降温垫的钱。
再聊一聊轮胎。温度一高,轮胎被晒软,胎压往往飙到0.3以上。此时高速开车爆胎的概率跟中彩票差不多,只是结果天差地别。别想着拿冷水泼降温,橡胶受热骤冷极易损坏。唯一靠谱的是:早晚凉快时检查胎压,发现鼓包换新——总比修发动机便宜。
说到洗车,那绝不能在午间烈日下动手。一盆水泼下,水珠变成聚光镜,车漆就成了实验品。最佳时机是晚上,洗净后打一层蜡,三个月一次,远比返厂换漆省钱省心。至于鸟粪树胶,过24小时就进漆孔,及时清理就是王道。
别看打火机和香水小不起眼,高温暴晒后它们的威力胜过鞭炮。车内温度分分钟蹿至六十五度,打火机炸裂、香水瓶自燃,现场堪比“爆炸片”。不想变身新闻主角,这两件直接移出车。还有矿泉水——PET瓶在高温下析出的塑化剂喝进肚子,那叫“自制慢性毒药”。提醒自己和家人,备水就扔后备箱,停车时搬阴凉处,喝得安心。
有娃的家庭,更要打十二分精神。小朋友的新陈代谢快,等于大人的十倍,吸口车厢内的毒气,分分钟送医院。长疼不如短疼,上车就先开窗通风,空调再开。两分钟,多一份安全和安心。
另外,别忽视雨刮和天窗。晒过雨刮贴玻璃易损,停车时立起来只需几秒,能省不少维修费用。天窗微微开个斜对角小口,确保透气又防盗,小偷没那么灵巧钻进来。
很多人心里嘀咕,做这一堆事情是不是太麻烦?其实细节决定成败。一时偷懒,汽车受损、健康受损、财产受损,哪个都不划算。那位深圳司机,是因为图一时快意,结果当场“缴学费”。其实养成良好习惯,每次只多花两分钟,却能避免无谓的损失。
夏天高温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麻木应对。每个细节都关乎安全与金钱。把这些动作坚持下来,汽车不毁、身体健康、钱包鼓鼓,家里人还夸你“精明有远见”——这赔本买卖,谁愿意做?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