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大众宝来又出新款了。不得不说,这款车在国内市场的地位还算稳,去年一年的销量都稳定在一定区间,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作为一款实用型的紧凑型,宝来的朋友圈铺得挺开。2026款上市,价格保持不变,和去年一样,卖得还算可以。
但是我得说啊,这次减配真是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全系取消了氛围灯,这点其实挺看重的,晚上开车,氛围灯可以提车内的档次感,结果没了。转而就算了,音响从6扬声器减到4扬声器,完了,中配车型的液晶仪表还从10.25英寸缩水到8英寸,这个真让人觉得抠门。我翻了下销售手册,600元可选装液晶仪表,感觉也是在拼节约——当然也是要压成本嘛。
这其实让我想到,近年来,大众在技术和配置上的减配动作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利润压力大,成本缩减的空间被看得越来越重要。可一线的销售们还会告诉我:客户其实接受度还行。但我心里在想,消费者反对减配,谁都能理解。就像我一位修理工说:这车原本就不算豪华,但你连基础配置都要减,心里多少会觉得被忽悠。对,我就是这么觉得。
不同品牌在同价位的对比也挺有趣的。自主品牌像吉利、长安,常常在那些配置上做些补充,比如LED日行灯、倒车影像、甚至全液晶仪表,价格却不贵。比方说,我朋友买的吉利新款远景,报价差不多,但车里就是多了点科技感和基本的便利配置。对比宝来,那点减配让人觉得还真是要精打细算。这是不是行业的一种暗流?或者说,这成了车企自我降级的无声信号。
我还想起,之前一位销售跟我聊过:宝来的用户对于品牌和品质有一定信任,只要车好开,配置可以接受。我觉得这是部分消费者的想法,但显然,减配过度,会在未来埋下隐患。或者,是不是其实大众也觉得,用户买账的心理门槛其实还挺低?我没细想过,但可以猜测(不太确定),或许这也是成本压力+市场策略的一种折中。
有个点我觉得挺怪的。大众一直强调稳,但它的车型更新频率其实还挺快的,去年一车型面貌就变了,可是配置却开始变得紧巴巴。市场上自主品牌更新换代快,配置丰富,宝来这次的减配是不是在跟随还是落后?我甚至在想,这是不是品牌策略转变的一部分——让产品更亲民一点,还是变成成本控了?也不知道,反正我自己对比过同价位的日系和自主品牌,宝来的配置跟之前比,的确缩水了点。
我还算了算,宝来的售价没变,若全系减配,实际上每辆车的每项配置的边际贡献都在变小。你想,人买车不仅看外观,还看体验感,尤其是中青年用户,他们对配置的要求逐渐提高。空调、导航、互联这个基础包,其实占了20%的买车考虑。如果这些基础被压缩或缩水,消费者怎么想?我觉得,品牌的核心还是要看,减配之后的品质还能不能保证长久的口碑。
汽车行业的价格-配置模型说到底就是个博弈。有时候,我也会想,今年市场环境是不是变了?自主品牌涨得快,产品新鲜感足,大牌的减配是不是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毕竟,产能、芯片、供应链都不是万能的。特别是芯片短缺,那真是挡也挡不住。
说到供应链,我最近翻了翻相册,看到我朋友发的照片,是个零件厂的装配车间。机械手臂静悄悄的,生产线上一批一批零件待装,但某些电子配件缺货,导致线条上的配置只能做减法。或许大众也是因为这个压力,才不得不踩刹车。大家都知道,芯片缺货,影响最大还是高端配置,但别忽略,基础配置的减配也在扩大。这其实就是一个逐步减弱品牌感受的过程。
最后我在想,未来宝来的市场定位会不会变?如果这波减配成为常态,难不成它会变成低配版大众?但问题来了,消费者买的不是低配,是性价比和稳定。抛开品牌标签,我自己倒觉得,像这次减配的目标,就是让利润还能保住。大家心里都明白,配置还能更丰富点不是更好吗?或者说,难道我太天真了?毕竟,消费者的耐心有个限。你觉得,下次换代是不是又会削减点配置?还是说,这是大众的短期策略?我还真不知道。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总觉得,谁都能感觉到这个减配潮背后潜藏的含义——是市场的无奈,还是一场大规模的省钱游戏?)
——
这其实还让我想起一个细节,刚才翻了下我那堆旧笔记,里面有个客户抱怨:每次去维修站,师傅都说这配置我早就少了——觉得还挺烦的。这让我意识到,客户的感受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直接。配置少了,他用起来不舒服,心理不满感就上来了。销售说,车子用几年,不都在体验嘛。你配置少了,心里难免觉得用着不顺心,还不如早知如此,买个更贵点的高配车。这句道理好像挺大。配置少了,长远看,保值率也会受到影响。
车的价值不就是用过就知道了。减配这事儿,是不是其实在试探市场对价值感的底线?或者,我这样说会不会太沉重——反正,我觉得,未来配置还能不能丰富一点,都得问问市场反馈。倒不至于每次新车一出来,都是削减配置这招。
好了,时间也不早。现在我在想一个问题:你觉得,下一步,品牌会不会出现逆向操作,比如配置越做越丰富?还是说,这简直成为一种趋势,大家都在压缩成本,最后变成了一个配置削减的时代?而且,有没有可能一些买车人——比如我自己,可能会更偏向自主,觉得多配置才更值?这个问题,明显还没有答案。
不过嘛,汽车的未来是个迷。只是我觉得,现在的车,别看外表还是没有变,但内在的算计已经变得更复杂了。
---
你觉得,我这个分析,有没有忽略点什么?欢迎一起聊。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