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日本市场,大型踏板车正流行。大家都觉得踏板就得够大够气派,铃木却反其道而行,拿出了这么一款紧凑又能打的车型。你说怪不怪?别人都在拼尺寸的时候,它偏偏在品质和性能上下功夫,结果硬生生在市场里撕开了一道口子。
说它是 “性能小钢炮” 一点不夸张。心脏是台水冷发动机,单缸设计,运转起来稳得很。最大能输出 10Ps 的功率,别小看这个数,在当时的 150cc 踏板里,这力气可不算小。起步轻快,加速的时候也不拖沓,城里代步超车,底气足足的。
传动用的是 V 型皮带无级变速,骑过踏板的都知道,这种设计最省心。不用手忙脚乱换挡,拧油门就走,新手也能很快上手。而且它的 “脚感” 特别好,动力传递顺顺当当,不会有顿挫感,就像喝顺滑的奶茶,一点不卡喉。
操控方面更是没话说。12 英寸的轮胎配着铝合金轮毂,抓地力强,过个小坑洼也不颠。前叉是伸缩式的,加上液压盘式制动器,捏刹车的时候很线性,不会猛地一顿,安全感满满。你想想,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这种灵活又好控制的车,谁不爱?
别看它是 150cc 的排量,车身却做得跟 125cc 的差不多紧凑。这就厉害了,窄点的巷子、拥挤的停车位,它都能轻松钻进去,比那些大块头方便多了。
外观也挺有味道。小小的遮阳板,配着大大的前大灯,转向灯设计得也有个性,透着股运动劲儿。但它可不只是好看,实用起来也不含糊。座桶空间有 24 升,放个全盔,再塞件雨衣,妥妥的。钥匙一拧就能打开,日常买菜、上班带点东西,太方便了。
最能说明它实力的,是 2002 年的时候,川崎都找上门来,把它贴牌成 “川崎 Epsilon 150” 卖。这就像班里成绩好的同学,被别的班老师借来当榜样,说明它的品质是真经得起考验。
那会儿铃木还推出了 125cc 的版本,给喜欢小排量的人多了个选择。不管是 150 还是 125,都延续了 Avenis 系列的特点 —— 皮实、好开、够实用。
现在的踏板车,配置越来越花哨,什么智能系统、大屏显示器,应有尽有。可为什么还有多人惦记着 Avenis 150?
或许是因为它把最基础的东西做到了极致。发动机靠谱,不容易坏;操控顺手,骑着安心;空间够用,不用为了装东西发愁。老车就像老朋友,不一定懂什么新潮玩意儿,却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靠得住。
它也给后来的踏板车立了个标杆:花哨的配置再多,不如把品质和性能这两个基本功练扎实。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骑车图的就是个方便、省心、耐用。
这么多年过去了,路上偶尔还能见到保养得好的 Avenis 150,突突地跑着,像个不服老的伙计。如果你也骑过这款车,或者在哪个街角见过它,不妨来说说你的印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