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车起火的事情闹得挺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讨论隐藏式门把手到底安不安全。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很多新出的电动车,门把手看着挺酷,藏在门里头,只有你靠近或者按一下,门把手自己弹出来。
但一旦车子遭遇碰撞或者出现电路故障,这些门把手就可能彻底失灵。
说到底,门把手能不能正常打开车门,关键时刻那可是逃生的命。
最近成都的一辆小米SU7、上海的理想MEGA都出现了起火事故,大家才开始真正关注起这个细节。
其实很多人之前可能光看车外观、配置,根本没把门把手的事儿当回事。
谁想到,这么小个设计,关键时候能救命。
现在主流的新势力品牌,比如特斯拉Model 3/Y,都是用电子门把手,压根没有机械冗余结构。
简单说就是,门把手不是靠机械连接直接开门,而是靠电机、感应器,低压系统一断电,你就算使劲拽也没用,门打不开。
这种设计平时用着挺方便,自动弹出还帅气,但一旦遇到突发情况,电断了,门把手就废了,车里的人、外头救援的人都没法开门。
有人说,现在不是大多数新能源车都用隐藏式门把手了么,这不是大趋势吗?
但这“趋势”里藏着不少风险。
你想想,车子一旦起火、碰撞,最怕的就是断电,这时候你靠什么救人?
如果门把手完全靠电子系统,救援人员只能眼睁睁看着却进不去。
有人可能会说,遇到危险不是可以破窗吗?
但你真遇到火灾、翻车,车窗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敲开的,尤其是现在很多车用的是强化玻璃,强度很高,没有专业工具,普通人根本敲不开。
其实,早几年大家选车根本不会考虑门把手是不是机械的,毕竟传统燃油车啥时候没电都能拉开车门。
但现在这潮流变了,科技感上去了,安全隐患也跟着来了。
机械冗余结构其实就是给门把手加一道保险,不管车电池有电没电,门把手都能用纯机械方式把门打开。
这样一来,不论你车电断没断,都能保证人能被救出来。
你说这事儿重要不重要?
关键时候,这就是活命的门道。
有人吐槽说,小米SU7那门把手看着还能手动拉,其实那只是造型,视觉上给你一种能拉开的感觉,实际上还是要电子感应才能开门。
所以说,门把手的样子一点都不重要,核心还是看里面有没有机械连杆设计。
像蔚来、理想、小鹏这些主流品牌,有些车型虽然也做成隐藏式,但一旦电子系统失效,可以手动强拉机械打开车门,这就比完全电子化的门把手安全得多。
这两年国家监管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专门出台了新的安全技术要求。
按规定,从2026年7月开始,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机械冗余结构。
具体要求就是不管车门什么造型,外把手在任何状态下都得有手能操作的空间,不能让消费者摸不着、认不出。
内外门把手都必须能用机械操作,保证断电以后不用外部工具也能把门打开,另外还要求门把手的位置和标志得清楚,方便大家关键时候一眼能看到怎么操作。
说到这儿,很多人其实心里还是纠结,现在买车到底该不该选带机械冗余的门把手?
其实这事儿很简单,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你车再帅、科技感再强,真遇到事儿打不开门,全白搭。
有人觉得发生碰撞、起火这些事儿概率太低,不用太担心。
但你想想,谁能保证意外不会发生?
哪怕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关键时候那就是你自己的命。
选车的时候还是得多留个心眼,看看自己车是不是带机械冗余,没的话就多学点自救的办法,破窗器什么的最好也备一个。
说到破窗器,这玩意儿其实成本不高,几十块钱能买好几个。
很多人觉得没必要,但真遇到紧急情况,还真能救命。
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关键时候能多一条路就多一份希望。
当然,最好是永远用不上,但有备无患。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这些品牌卖得好,但门把手的机械冗余却没跟上,这就给大家提了个醒。
你看销量这么高的车,安全细节上居然有漏洞。
很多人买车就看品牌、性能、续航,门把手这玩意儿根本不看。
其实,买车不能只看大面上的参数,得琢磨琢磨关键时候的“保命细节”。
平时用不到不代表就不重要,真有事儿你就知道了。
新能源车发展的速度确实快,很多新东西刚出来大家都觉得很酷,但安全设计不能落下。
以前机械门把手,虽然没那么漂亮,但关键时候才是真正管用的。
现在大家都追求隐藏、智能,其实隐藏门把手也能做得既帅又安全,只要加上机械冗余结构就行。
只靠电子系统,始终是不保险。
就像智能门锁,家里断电了,你还得有个钥匙才能进门,车门也是同样道理。
有些厂家为了设计感、科技感,不惜把机械结构全省了,这种做法还是有点“过度追求科技”的意思。
真正好的设计,不是只顾着外观和体验,而是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消费者买车,谁都希望自己和家人安全,厂家不能只顾着卖点噱头,忽略了最基本的需求。
这点上,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虽然也用隐藏门把手,但机械冗余做得还是比较到位,值得肯定。
大家买车的时候,建议把门把手的结构当成一个重要指标,看清楚自己买的是“纯电子”还是“有机械冗余”。
现在市面上很多车型,都可以通过查资料或者问销售了解清楚。
别怕麻烦,说白了,这就是买个保险。
以后新规定落地,所有车型都得配机械冗余了,但现在还没全面普及,大家还是要自己多留心。
其实,咱们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了,选车的时候考虑得也越来越细。
以前大家只关心动力、空间、价格,现在安全细节也开始被大家关注,说明大家都成熟了。
这种细节上的进步,有时候比动力参数更重要。
毕竟,车是拿来开的,安全才是根本。
还有一点,现在很多车主喜欢改装,隐藏式门把手看起来酷,但改装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能把原本的机械连杆给拆了。
有人为了追求“拉风”,却把自己的安全都丢了,这种做法很不值得。
安全的东西不能碰,其他的再酷都得排在后面。
以后随着新规定正式实施,所有新车都要有机械冗余,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厂家的技术进步也不能只追求表面,安全设计才是用户买单的核心。
到时候,大家买车就不用再纠结门把手安不安全了。
但在这之前,正在选车或者已经有车的朋友,多学点应急自救知识,真用上的时候,能救命。
最后说一句,谁都不希望自己遇到事故,但意外总是防不胜防。
还是那句话,买车的时候多留心门把手结构,有机械冗余的最好,没有的话就学会怎么自救,破窗器、逃生锤这些小工具备着也不吃亏。
科技再发达,安全还是得靠最基础的机械。
只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希望以后所有厂家的车都能把安全细节做到位,别让高科技变成安全隐患。
这事儿是小细节,但关乎性命,可不能含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