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税收抵免取消背后:一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生死博弈

当7500美元的联邦补贴一夜消失,特斯拉的利润护城河正在被政策镰刀收割。特朗普政府一纸《大而美法案》,不仅让电动车消费者多掏20%购车款,更直接抽走特斯拉67亿美元年利润——这个数字相当于其2024年预期净利润的94%。这场看似普通的政策调整,实则是传统能源集团对新能源产业的精准绞杀。

电动车税收抵免取消背后:一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生死博弈-有驾

政策突变:特斯拉年损67亿美元的"断血"危机

电动车税收抵免取消背后:一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生死博弈-有驾

法案最致命的条款是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摩根大通测算显示,特斯拉将因此损失12亿美元年利润,占预期利润17%。以Model 3为例,3.8万美元基础价将因补贴取消和新增的250美元/年公路使用费,实际成本跃升至4.55万美元。

电动车税收抵免取消背后:一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生死博弈-有驾

更大的危机来自碳积分体系崩塌。CAFE罚款机制废除使传统车企停止购买积分,仅此一项就让特斯拉年损28亿美元;加州ZEV市场关闭再砍20亿收入。这两项合计占特斯拉净利润39%,比造车业务本身更赚钱。

电动车税收抵免取消背后:一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生死博弈-有驾

储能业务7亿美元税收减免终止则雪上加霜。该板块2024年营收占比15%,是增长最快的业务。政策组合拳下,特斯拉盘后股价下跌1%,高盛虽上调目标价至315美元,仍低于当日收盘价。

电动车税收抵免取消背后:一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生死博弈-有驾

政策刀锋下的行业暗战:谁在推动规则改写?

法案细节暴露传统势力的反扑。福特等燃油车厂双重获利:既免除了碳积分购买义务,又因中国电池组件限制政策获得成本优势——特斯拉被迫转购高价韩国电池,单车成本激增800美元。

新增的"联邦公路使用费"本质是燃油税替代方案。电动车年缴250美元,混动100美元,这种差异定价暴露石油利益链的游说成果。更隐蔽的是电池组件条款,表面打击中国供应链,实则迫使特斯拉承担产业链重构成本。

加州碳市场地震:全球第二大碳交易体系的规则颠覆

运行11年的加州碳市场突然关闭,覆盖该州85%温室气体排放的ZEV交易终止。特斯拉2024年通过积分销售获利28亿美元,超过Q1净利润。马斯克虽公开宣称"不需补贴也能赢",但财报显示其28亿美元积分收入才是真实利润支柱。

行业洗牌随之加速。依赖积分收入的小型新能源车企濒临绝境,而传统巨头凭借燃油车利润获得缓冲期。这种非对称打击让新能源阵营出现分化,部分企业开始转向混动技术路线。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行业能否走出政策温室?

短期阵痛已然显现。摩根大通预测将出现"抢购潮→断崖式下跌"的销量波动,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升20%。电池成本成为核心战场,当前占整车40%的成本结构亟需突破。

特斯拉15%的毛利率虽高于行业平均8%,但失去政策红利后,其盈利模式面临重构。储能业务税收优惠取消警示全行业:政策依赖性企业必须建立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这场博弈远未结束。从特朗普"能源主导"战略到中国2026年购置税减半政策,全球新能源产业都在经历转型阵痛。当政策倾斜消失,市场终将回答那个终极问题:谁在裸泳,谁才是真正的弄潮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