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在换车,一问需求,清一色都是“想要空间大点的,又要省油,还得有面子”。说实话,这种要求放在以前,要么加钱上豪华品牌B级车,要么就得在空间、油耗、配置上做取舍。但现在不一样了,新能源时代真香定律开始支棱起来了。尤其是最近看到上汽荣威M7这台车,我直接一个“上头”——这不就是咱普通家庭梦寐以求的“全能型选手”吗?B级车的空间,新能源的经济性,还带点科技范儿,关键是价格还不飘。都说“得B级车者得天下”,这话放在燃油车时代是真理,如今在新能源赛道上,荣威M7好像正悄悄把这句话变成现实。
先说外观,第一眼你不会觉得它有多惊艳,但多看两眼,那种沉稳又不失科技感的设计真挺耐看。前脸用了封闭式格栅,搭配贯穿式LED灯带,晚上点亮那叫一个“出片利器”,回头率直接拉满。车身线条流畅,风阻系数据说做到了0.21Cd,这在同级别里算是顶呱呱了。侧面看过去,修长的车身配上低趴的造型,走路都快能摇头晃脑了。车尾也是贯穿式尾灯,和前脸呼应,整体感很强。说实话,这车开出去,真不像十几万的车,有点“装逼利器”的潜质,但又不会太浮夸,适合咱们普通家庭撑场面。
坐进车内,第一反应是:这空间也太能打了吧?轴距超过2米9,后排跷二郎腿轻轻松松,中间地台几乎全平,三人出行也不憋屈。座椅用的是Nappa真皮,软硬适中,长途坐着不累。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床车”属性——后排座椅能放倒成一张接近1米8的“大床”,露营或者跑长途,躺下休息完全没问题。中控是一块12.3英寸的悬浮大屏,UI设计简洁,操作顺滑,语音识别反应也快,说“打开空调调到23度”,它立马就执行,一点不拖泥带水。这内饰质感,比起一些合资B级车,真不输,甚至还有点小超越。
动力方面,荣威M7提供插电混动和纯电两种版本。我试驾的是插混版,搭载上汽最新的三电技术,综合续航轻松破1000公里,百公里油耗才4.2L左右。你没看错,一箱油跑一千多公里,油耗还比很多小型车都低,这谁能不心动?市区用电,每公里几分钱,长途用油,也没有里程焦虑。电机和发动机的切换几乎无感,动力输出平顺,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在B级车里也算够用。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时,滤震很到位,车内乘客不会被颠得七荤八素。这辆车的底盘设计明显是冲着家用舒适去的,但弯道里的支撑性也没丢,过匝道不会让你觉得“飘”。
说到智能化,荣威M7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盲点监测这些都有。我跑了一段高速,开启ACC+车道居中后,基本可以放手让车自己跑,系统识别车道线很准,变道提醒也很及时。这配置在同价位里算是很厚道了,不像某些品牌,L2还得加钱选装。另外,它的智能语音支持连续对话和多音区识别,副驾和后排说话也能听清,带娃出行再也不用扯着嗓子喊“帮我调低空调”。
安全性这块,荣威M7也没含糊。车身用了高强度钢,比例超过60%,还配备了6安全气囊、ESP、AEB这些标配。在中保研和C-NCAP的测试里,它的成绩都挺靠前。说实话,现在买车,安全真不能妥协,荣威M7在这方面算是交了份高分卷子。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比如比亚迪汉DM-i,这可是“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汉的优势是销量大、保值率高、三电技术成熟,但内饰质感和底盘调校相比M7,稍微糙了点,车机系统也偶尔卡顿。再看吉利银河E8,颜值在线,800V快充是亮点,但空间和后排舒适性不如M7,续航也略短一截。这么一对比,荣威M7在空间、舒适、续航这三项家庭用户最关心的指标上,全都支棱起来了。
更别说价格了。荣威M7起售价才16万多,顶配也就22万左右,而同级别的合资B级车,比如雅阁、凯美瑞,混动版落地都得25万往上。这价格差距,简直是“天塌了”级别的降维打击。难怪有车主说:“以前觉得B级车是面子工程,现在发现,省下的油钱都能再买辆车了。”
你可能会问,这车有缺点吗?当然有。品牌影响力比起比亚迪还是弱一截,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售后网点也没那么密集。车机应用生态也没华为、小米那么丰富。但你要知道,它不是追求极致科技的“车界网红”,而是实打实为家庭用户打造的“长期伴侣”。它不靠噱头吸睛,而是用空间、省油、舒适、安全这些硬实力说话。
说实话,开过荣威M7之后,我脑子里就一个词:真香。它不像某些车那样一上来就让你“上头”,但越开越觉得它哪儿都对。没有明显的短板,该有的都有,价格还实在,这不就是理想中的家用车吗?以前总觉得B级车是“面子+油耗”的妥协品,现在看来,新能源时代的B级车,完全可以做到既要又要还要。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如果你在15-25万预算里想找一台能装下全家、跑得远、开得省、坐得舒服的车,荣威M7真的值得你去试一试。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