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说这事怎么搞的?蔚来那一套靠换电站养护的保护伞,现在看着是不是越捂越薄了?你别说,刚开始我还真以为,只要网络铺得够广,赢的只剩时间问题。现在宁德时代突然闯进来,带着“巧克力换电”联盟,搞得天翻地覆。你这不是个简单的事,难点可都摆在那。
先说电池的标准问题,这事就像买菜一样,有些人用大号,有些用小号,还都标着“换电”。结果你以为所有电池都能随便换?别天真了。宁德时代推出的换电块尺寸、接口,跟蔚来的根本不兼容。这意味着你想用他们的换电体系,就得出现另一套机械设备,“多线作战”变成“隔山打牛”。这不就制造了两个体系,冲突比之前更大。
再一个,盟友的事情。你知道现在汽车圈的潜规则吗?广汽、长安、奇瑞这些车企,纷纷站队宁德。你说蔚来还怎么拉拢合作伙伴?在这个环节内,局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很多车企考虑过,干嘛要冒险用自己组电池线,还不如直接找宁德合作,少折腾。你说,更别说蔚来拼了命打造的换电网络,就像站在风口里,有没有想过一旦销量不振,那空转的换电站就是亏的“血库”。
我查了点资料,数据显示去年宁德在电池市场份额已经占了大头,超过三分之一,这不是开玩笑的。它和其他车厂合作的体系,逐步在铺开。对比蔚来那些个“自家电池,自己换电站”的套路,能不感觉像在硬扛?如果一旦电池技术突飞猛进,比如里程提升到几百公里甚至千公里,换电需求会不会大大减少?这不是未来趋势,但现在面临的局面,让我觉得,换电可能根本就不是灵丹妙药。
更别提未来无线充电的可能性。这个东西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提过,可是现实中实用性还槽点不少。听说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都在考虑用大功率无线充电,不需要再换电,只要停车位置自动感应,充电就行。是不是更靠谱?我看未来市场,要么变成“无线充电第一”,要么像现在这样越来越“碎片化”。
你说蔚来再坚持下去,纯粹靠自己挖掘出一片壁垒,也不是不可能。但风向变了。当我看数据,说到底那些换电站,都是巨额成本,销量掉了,亏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去年我查到上海一座换电站的成本至少就要几千万,如果大量空转,那真是寄希望于“养殖”未来的人气。市场的走向没给任何人保证。
你再看看行业其他的例子。比如京东自建快递 network,咬牙坚持了那么多年,现在也算站稳脚跟。不是说一定会倒,但面对电池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还有市场份额的变化,不得不说,蔚来这个“护城河”真的危险了。
有人会说,蔚来绝对不会倒,毕竟发展到今天,积累了不少技术和粉丝,但我说一句,不倒没那么简单。你看,现在就有人在暗示一句话:“只要拿出诚意,换电站和宁德合作其实也不是不可能。”这我听着就觉得。这么复杂的体系,谁愿意放弃自主?除非全行业都倒逼着换新风,否则,有谁愿意把未来交给“别人”。
我就感觉,蔚来的死局很可能就在那条“高成本孤岛”上。一旦某个车企选择逃离换电,或放弃这套体系,剩下的空壳就会像“死矿”一样,哪怕再多的站点,也只是个摆设。要真说,最后最有可能是“要么融合,要么崩盘”。
这几天,我越看越觉得,现在的局面很像当年一些企业拼命飞速扩张,结果最后都被市场认清,拼个你死我活,谁都没有赢家。
于是我就想问:难不成这里是真的“换电的未来”,还是“新风口的泡沫”?哪个更靠得住?装满电池的仓库还真能挡得住技术趋势的变革吗?明天会不会变成“不换电,只无线”的天下?我是真不想再看到,像这样旧的保护伞一点点被拆掉的场景,毕竟再怎么“坚持”也到能撑多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