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底连续爆炸,火光冲天,两位驾乘人员连滚带爬逃出生天!
深夜的上海街头,一辆正常行驶的理想MEGA突然变成了“火车”。10月23日晚上9点半左右,徐汇区主干道上,这辆价值超过50万元的电动MPV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车底传来爆炸声,短短10秒钟内连续爆燃,瞬间被熊熊大火吞噬。
流出的后车行车记录仪画面看得人头皮发麻——车辆正常行驶中,底盘突然闪现火花,随后火苗窜出,转眼间整辆车就被火焰包围。驾驶室和副驾驶的两人慌忙停车逃生,其中一人还想返回车内取物品,却被凶猛的火势逼退。
逃生过程惊心动魄
“车辆底盘传来爆炸异响,车内立即烟雾弥漫。”这是当事人委托律师声明中描述的惊魂一刻。
与理想汽车官方通报“车门顺利打开”不同的是,当事人的说法更加惊险:坐在第二排的委托人发现后排电动车门无法立即开启,最终只能通过副驾驶车门成功逃生。这说明在真正的恐慌时刻,车辆的实际逃生情况可能比官方描述更加复杂。
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将火扑灭,但这台高端电动车已经烧得只剩下空架。万幸的是,两名驾乘人员都安全逃离,无人伤亡。
理想汽车紧急回应,但疑问重重
事故发生后,理想汽车方面迅速回应,确认驾乘人员全部安全离车,并表示已安排专人赴现场处理,将积极配合消防部门调查。
然而,这份官方回应却未能完全消除公众疑虑。声明中反复强调“车门正常打开、人员安全”,却对车辆为何在无碰撞情况下突然起火避而不谈。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已经是理想MEGA今年第三次卷入起火事件。此前6月,一辆MEGA在地库中控区域起火;8月,一辆MEGA在杭州高架因碰撞起火。连续的安全事故,不禁让人对这款高端电动车的安全性打上问号。
电池安全再成焦点
此次起火的理想MEGA搭载的是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麒麟5C电池,采用三元锂材料。官方曾宣传这款电池应用了“全球最高的热失效安全标准之一”,声称在极端测试条件下“电池包整体不允许出现明火”。
但现实是,这辆MEGA在正常行驶中发生了剧烈燃烧。电池安全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业内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自燃多与电池热失控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曾解析,锂电池充放电时可能形成“枝晶”,穿透离子膜后引发短路,瞬间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燃爆。
律师发声明驳斥不实传言
事故发生后,网络上传出各种猜测:有说“电池包是磕碰过的”,有称“改动过小电瓶导致的起火”,还有传言“事故当天已经出现故障,下了拖车单但是车主没有去修”。
针对这些流言,当事人委托上海市申汇律师事务所发布严正声明,指出这些均为不实言论,并谴责有人冒用委托人名义进行所谓“维权”或宣传行为,严重侵害其名誉权。
市场担忧难以消除
理想MEGA作为理想汽车旗下首款纯电MPV,于2024年3月上市,起售价高达55.98万元。这款被理想汽车寄予厚望的高端车型,如今却因安全事故屡次站上风口浪尖。
尽管理想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MEGA在2025年9月销量达到3277辆,占理想品牌销量的9.65%。但接连发生的起火事故,无疑会对消费者信心造成打击。
深层次的行业问题
这起事故暴露的不仅是理想汽车一家的问题,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随着电动车普及率提升,电池安全问题已成为行业必须攻克的难关。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规定,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得起火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但从这次理想MEGA起火视频看,火势蔓延速度极快,若非驾乘人员反应迅速,后果不堪设想。
等待真相的时刻
目前,上海徐汇消防部门已介入调查,但尚未透露具体进展。业内专家分析,此次事故可能与电池系统故障、电路问题或前期损伤相关,需结合车辆故障记录、电池状态等进行全面排查。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汽车技术如何先进,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车企在追求续航、智能化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最基础的安全保障。
现在,大家都在等待官方调查结果,希望能查明事故原因,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交代。毕竟,谁也不想自己花重金购买的代步工具,变成一个随时可能爆燃的“移动火药桶”。
您对这次理想MEGA起火事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