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车主救援遇险,比亚迪送新车,发起公益基金

方程豹车主救援遇险,比亚迪为车主送车

在信息爆炸而遗憾稀薄的今天,大家可能早已对“英雄事迹”审美疲劳,最大的刺激不过是短视频里的某个特写,仿佛灾难和勇气都不过是流量的佐料。然而这几天,一条“方程豹豹5救援途中被大水冲走”的新闻,竟然令不少人怔了一下神。这倒不是说,大家突然变得多么关心自然灾害或者车辆性能,而是这背后的故事,有那么点值得咂摸的味道。

事情的起因极其简单,却像极了现实社会里无数次轮回的“个体责任”叙事。有人遇险,有人挺身救援,也有人因此付出代价。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是一位方程豹豹5车主。他凭借底盘自信冲进了灾区泥泞的水流中。然而,理想与物理规律之间从不搞人情。他最终还是没能抵抗住洪水的凶猛,险些被吞没——只是侥幸逃过一劫,算是“人平安,车遭殃”。

方程豹车主救援遇险,比亚迪送新车,发起公益基金-有驾

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漫溢着时代的荒诞感。比亚迪方程豹的总经理熊甜波现身社交平台表态:“关注到这位车主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前往灾区救援,不幸被卷入洪流。所幸人无大碍。”一套标准的官宣话术,配合“致敬逆行者”的姿态,随即方程豹宣布:给李先生赠送一辆全新豹5和全套救援装备,还顺带发起了100万元公益基金,鼓励全国50多家合作俱乐部以及未来新成员装备更安全的套装用于公益救援。

看到这,多少有点“意外之喜”了。本来以为是灾难新闻,没想到逐渐演变为企业公关的年度案例。你说企业没有温度吧,人家出手就是一台车外加装备;你要说企业精明吧,这一波“逆行致敬”与“公益基金”,直接将品牌和担当绑了个死结。要是营销教科书里不立个案例,简直说不过去。

当然,有人质疑:这是否变相鼓励普通车主盲目救援,甚至让“硬核汽车”成了冒险的代名词?比亚迪方程豹的做法是不是带点“自来水”的意味,顺势借势,传播品牌?好吧,别忘了,李先生自己在事故后也淡然表示:“当时情况真的很危险,但豹5底盘扎实,没有翻转。打算等保险理赔后再买一辆豹5。”这话一出,似乎产品力与用户忠诚“双杀” :一场灾难,反而让“豹5”收获一波“命悬一线“的实战背书。

这里的微妙在于,各方的逻辑都无懈可击。对于车主来说,救援是责任还是冲动,没人评判得了;对企业而言,不顺势送车支持一下逆行者,似乎也说不过去;而对于舆论来说,这故事的高潮从来不在于某个瞬间“车险险翻”,而在于救人与感恩之间奇妙的循环。甚至官方还贴心作了公益基金,为以后所有“方程豹”车主壮胆加码。

看似风风火火的一场事故,实则是典型的社会缩影。勇敢固然可贵,但谁在冲锋陷阵时不是在计算风险与收获?品牌公关不再像以往那样只会矫情煽情,现在倒也直接办了实事,变流量为善举,一举多得。你说这到底是公益还是营销?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套逻辑形成了一种自救式的向善循环:个人得了实惠,企业收了口碑,社会也因此多了些许温情。

方程豹车主救援遇险,比亚迪送新车,发起公益基金-有驾

还有人力挺这波操作,觉得企业该这样给救援者兜底,“花钱买形象”的确管用。可一旦这成为常态,是否会有更多人跑去“以身试险”,期待成为下一个幸运儿?冷静下来后,不妨倒问一句:真正值得我们致敬的,是那些凭本能勇敢出击、但又不指望回报的无名英雄,而不是每一次都精准拿捏公关节奏的选手。

方程豹车主救援遇险,比亚迪送新车,发起公益基金-有驾

总之,“方程豹救援遇险”未必是全民热搜的大事件,却以小见大,揭示出商业与公益、责任与回报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合谋关系。不论你信奉哪个价值观,这都不失为一场精彩的社会实验——它提醒我们,善良本无标准,勇敢也无剧本。只是,在这复杂的社会里,连“被洪水冲走”都可能成为一场关于品牌、责任与自我救赎的多维游戏。

至于以后,类似的故事或许还会发生。但也好,愿这类“救援未失守,品牌有担当”的戏码,能让人们在商业与人性的夹缝里,至少多存一丝温情——哪怕,是反讽里的温暖。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综合)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