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煮青蛙:当一半新车不再需要机油,一个百年行业的黄昏开始了

最近有个数据,讲真,看了之后感觉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说2025年,车用润滑油的消费量要下滑了。

不是增速放缓,是直接、干脆、不讲道理的,下滑。

你可能觉得,这算个啥事儿?不就是个油嘛。

诶,朋友,这就不是油的事儿。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针对过去一百年汽车工业文明的,闪电战。

或者说,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过去我们是怎么理解汽车市场的?存量竞争,你多卖一台A,我就少卖一台B,大家在同一个规则里,卷配置,卷价格,卷服务,虽然打得头破血流,但好歹还算体面,还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顶多是互相往对方碗里吐口水。

现在呢?现在不这么玩儿了。

现在的新能源车企,尤其是那几个带头的,他们压根就没想上桌吃饭。

他们的核心思路是,把整个餐厅直接给你爆了。

什么餐具、什么桌椅、什么米其林评级,在C4炸药面前,众生平等。

润滑油,就是这场爆炸中,第一个被炸飞的服务员。

你想想,发动机是传统油车的心脏,那机油就是它的血液。保养、换油,是油车生命周期里一个雷打不动的仪式,是4S店和修理厂们最稳定的现金奶牛。

这个仪式感,养活了壳牌、美孚、嘉实多这些百年老店,也养活了无数个汽修小哥,让他们能靠着拧机油滤芯的手艺,娶上媳妇。

现在,电车来了。

电车的心脏是电池,血液是高压电。

你跟一个浑身带电的雷电法王说,哥们儿,来点82年的全合成机油补补身子?

温水煮青蛙:当一半新车不再需要机油,一个百年行业的黄昏开始了-有驾

人家不把你电成光头强都算你长得慈眉善目。

所以,当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2.9%这个数据砸出来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温水煮青蛙:当一半新车不再需要机油,一个百年行业的黄昏开始了-有驾

意味着一半以上的新车,出厂就不需要“换机油”这个行为了。

温水煮青蛙:当一半新车不再需要机油,一个百年行业的黄昏开始了-有驾

它们从根上,就把这门生意给物理阉割了。

这不是商业竞争,这是物种入侵。是《三体》里的二向箔,直接把你的三维世界,压缩成了二维的一张废纸。

你所有的技术积累,品牌沉淀,渠道优势,瞬间变得毫无意义。

温水煮青蛙:当一半新车不再需要机油,一个百年行业的黄昏开始了-有驾

坏了,菜了,属于是典中典了。

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那种。

之前大家还讲点武德,说什么“油电长期共存”,说什么“插混是最好的过渡”。

是是是,过渡。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也开过好几台油车,从德系到日系。我特别理解那种对发动机轰鸣的迷恋,那种机油在高温高压下保护着几百个精密零件运转的工业美学。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这种美学正在变成一种小众的、昂贵的、甚至有点不合时宜的“情怀”。

就像现在还有人坚持用胶卷相机拍照,值得尊敬,但无法阻挡手机摄像头成为主流。

润滑油公司现在的心态,估计就跟诺基亚高管看着iPhone发布会差不多,嘴上说着“我们的键盘手感是最好的”,心里想的却是“坏了,这帮孙子不讲武德,他们把键盘给干没了”。

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电车这帮哥们,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数据说,柴油机油需求下滑了8.3%,汽油机油下滑了6.7%。

这听起来好像不多?

这只是个开始。

这就像温水煮青蛙,水温刚刚开始升高,青蛙还在里面觉得挺舒服,甚至想搓个澡。

真正的恐怖在于,这个锅炉的火,是关不掉的。

而且火还在加大,加大,加大。

更骚的是,在这场掀桌子的游戏里,最先发疯的,往往能活到最后。

你看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哪还有什么商业逻辑?完全就是一场大型的修仙现场,大家比的不是谁的产品好,而是谁更能“渡劫”。

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配置给得丧心病狂,老板们一个个亲自下场直播,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这个季度的财报是亏损一个亿还是十个亿,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必须活下去,哪怕是把我自己烧干,也要把你们这帮孙子熬死。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在这种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下,润滑油的这点业务下滑,简直就像是神仙打架时,旁边被震死的一只蚂蚁,甚至都不会有人多看一眼。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算命的,对着一堆数据念咒,试图预言未来。其实都是瞎扯,但扯得我自己都快信了。

当然,有人会说,不是还有插电混动吗?那玩意儿也得用机油啊。

没错,插混是最后的遮羞布。

但它的存在逻辑,更像是一个压缩毛巾,只是为了缓解一下大家对纯电的里程焦虑。一旦充电设施足够完善,续航技术再突破一下,这块遮羞布随时都会被扯掉。

我作为一个真的折腾过好几台车的人,也觉得插混在当下是个不错的选择,它解决了我的焦虑。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这是一种妥协,一种过渡。我这种人的存在,恰恰说明了纯电的最终胜利还差最后一口气。

温水煮青蛙:当一半新车不再需要机油,一个百年行业的黄昏开始了-有驾

所以,润滑油企业的未来在哪?

报告里说,在新能源汽车配套用油,比如什么冷却液,减速器油。

讲真,这就好比原来你是开连锁酒楼的,现在跟你说别开酒楼了,未来风口是在路边摊卖拍黄瓜。

温水煮青蛙:当一半新车不再需要机油,一个百年行业的黄昏开始了-有驾

生意是能做,但盘子小了,逼格没了,最关键的是,以前那套玩法,完全用不上了。

你跟一个新势力车企谈你壳牌的百年品牌历史?谈你赞助了多少年F1?

人家只会问你,你的冷却液,能不能比对手便宜两分钱?你的账期,能不能再延长一个月?

这就是反技术崇拜。

你以为决定自动驾驶未来的,是特斯拉的FSD,是英伟达的芯片?

错了。

决定自动驾驶未来的,是山东街头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再牛的算法,也算不出老大爷今天想在哪条斑马线上思考人生。

同样,决定润滑油行业未来的,不是你的抗磨配方有多牛逼,而是那个做电池的哥们,今天晚上是不是又“开窍了”、“悟了”,突然解决了快充和能量密度的问题。

他一开窍,你就得准备关门。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润滑油企业的真正出路是什么?

我瞎猜一个。

最好的手段不是去研究什么新能源冷却液,那都是小打小闹。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生产线改成生产火锅底料。

因为我发现,随着大家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对精神润滑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物理润滑的需求。没有什么焦虑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你看,这不就又回到了“掀桌子”的逻辑么?

你不让我搞发动机的血液,我就去搞人类的血液。

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不装了,摊牌了,把餐厅爆了的人,自己开个新的小吃摊,这逻辑没毛病。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