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奥迪曝光,或12万起,代步小车新选择!

最近,汽车圈里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让不少关注汽车的朋友们都议论纷纷。

那就是豪华汽车品牌奥迪,这个在我们印象里一直都是高端、昂贵的代名词,现在好像也要开始走亲民路线了。

网上流传出一些照片和消息,说奥迪可能会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小车,价格可能低到12万左右。

全新奥迪曝光,或12万起,代步小车新选择!-有驾

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的第一反应普遍是惊讶和好奇,心里都在琢磨,这奥迪是真的要放下身段,来和咱们普通老百姓的代步车抢市场了吗?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事情的起因,是一些在国外路试的汽车谍照。

照片里的车子被伪装得严严实实,车头上还特意贴了一个大众汽车的标志。

如果只是随便看一眼,很多人可能就以为这是大众ID.3或者什么新款车型在做测试。

但细心的车迷和专业人士可不这么看,他们通过各种细节分析,发现这辆车的“身份”并不简单。

据说,最关键的线索藏在车里面,透过伪装布的缝隙,有人看到了方向盘上的标志,并不是大众的VW,而是奥迪标志性的四个圈。

这就等于说,这辆车其实是一台奥迪,只是为了保密,故意穿了一件大众的“马甲”出来进行测试。

这种做法在汽车行业里其实也挺常见的,新车在上市前为了不被过早曝光,经常会用其他品牌的壳子或者标志来迷惑大家。

既然确定了它是一台奥迪,那它到底会是奥迪家族里的哪个新成员呢?

根据谍照里车子的尺寸和轮廓来看,它的大小和我们熟悉的大众Polo差不多,是一款典型的小型车。

这就基本排除了它是奥迪A3电动版的可能性,因为A3的尺寸要比它大一圈。

全新奥迪曝光,或12万起,代步小车新选择!-有驾

行业内很多人猜测,这款新车很可能会被命名为奥迪A2 e-tron。

为什么叫A2呢?

因为在奥迪的历史上,曾经就有一款名为A2的小车,以其创新的全铝车身和超前的设计理念而闻名。

现在奥迪重新启用这个名字,用在一款全新的纯电小车上,既有传承历史的意味,也清晰地表明了它在奥迪电动车(e-tron)家族里的入门级定位。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为什么一台奥迪能卖到12万这么便宜?

要知道,现在最便宜的奥迪A3,优惠完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但那毕竟是燃油车,而且已经到了产品周期的末尾。

一台全新的纯电动奥迪,成本应该更高才对。

这里的奥秘,就在于大众集团的MEB平台。

我们可以把这个MEB平台理解成一个专门用来生产电动汽车的“超级工具箱”。

大众集团旗下的很多品牌,包括大众、奥迪、斯柯达等等,在开发新的电动车时,都可以从这个“工具箱”里直接拿现成的底盘、电池、电机这些核心部件来用。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一起研发、一起采购,规模上去了,单个零件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我们熟悉的大众ID.3、ID.4,甚至包括奥迪自家的Q4 e-tron,都是这个平台的产物。

全新奥迪曝光,或12万起,代步小车新选择!-有驾

这款全新的奥迪小车,毫无疑问也将基于这个MEB平台打造,并且会和大众旗下的小型电动车共享大量的零部件。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制造成本不会太高,为它定一个亲民的价格提供了可能性。

说白了,它虽然挂着奥迪的标,但很多“看不见”的地方,用的都是和大众通用的技术和零件,成本自然就控制住了。

虽然成本控制得很严格,但从谍照的细节上我们还是能看出奥迪作为豪华品牌的一点“小心思”。

这台车在设计上,可以说是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比如车头部分,它采用了现在纯电动车流行的全封闭式格栅设计,看起来很简洁,也很有科技感。

最亮眼的是它的大灯,虽然车身伪装着,但大灯的轮廓和内部结构能看出来,用的是奥迪最新的设计语言,造型非常犀利,不愧是被称为“灯厂”的奥迪,在车灯上绝不含糊。

车尾也用上了贯穿式的尾灯,这都是当下非常流行的设计元素,能让车子看起来更高级。

但是,在一些不那么显眼的地方,成本控制的痕迹就很明显了。

比如,它的轮毂尺寸只有17英寸,对于一台奥迪来说确实有点小了。

车门把手也不是现在很多新车上常见的那种可以伸缩的隐藏式设计,而是最传统、成本最低的外拉式机械门把手。

车尾的保险杠下方,看起来也只是普通的黑色塑料材质。

全新奥迪曝光,或12万起,代步小车新选择!-有驾

这种设计思路很明确,就是在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到、能直接感受到品牌价值的地方,比如车灯、车标、整体造型上,下足功夫,保持奥迪的品牌调性;而在一些功能性为主、不太影响“面子”的地方,就尽量节省成本,从而实现最终那个有吸引力的价格。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奥迪这样一个传统的豪华品牌,会突然想要推出这样一款入门级的电动小车。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中国市场的巨大压力和变化。

现在国内的汽车市场,尤其是10万到20万这个价格区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凭借着在新能源技术上的优势和极高的性价比,几乎占据了这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过去,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豪华品牌可以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稳稳地守住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方面,国内消费者的购车观念越来越理性,不再盲目地只看品牌,而是更加注重车辆本身的性能、配置和实际体验。

另一方面,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在智能化、续航能力、充电速度等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出色,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同价位的合资品牌。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即便是奥迪这样的巨头,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果再不调整策略,固守原有的高端市场,就可能被逐渐边缘化。

因此,推出这样一款价格下探的入门级电动车,对奥迪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尝试。

它的目标客户,可能就是那些预算有限,但又对豪华品牌有一定向往的年轻消费者,或者是城市家庭的第二辆代步车。

至于它的续航里程,考虑到它的尺寸和定位,预计也就在300到400公里左右,主要满足城市日常通勤的需求。

所以,这款车可以说是奥迪在中国市场激烈竞争下,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一次主动求变。

它究竟能不能成功,最终还是要看它上市后的具体配置、最终定价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