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磨一剑!中国电车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路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三十年磨一剑!中国电车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路-有驾

“一潮落,一潮起”,读完《电车之心:中国动力电池传》,书末这句简短的话语,却道出了我内心蕞真切的感受。身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每个人都真切见证了中国电动汽车的“潮起”盛景。就说口罩期过后这短短几年,国产电动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品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事实也确如我们所见所感,2023年、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两年超越日本,一举成为全球第壹。

三十年磨一剑!中国电车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路-有驾

然而,我们都清楚,汽车行业从曾经的跟跑者到如今站上世界前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是一路坦途。这本书的作者经过深度采访关键人物,深入产业基地实地考察,将背后近三十年的曲折历程,原原本本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三十年磨一剑!中国电车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路-有驾

早年间,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落后状态时,就有不少有识之士开始为“换赛道”未雨绸缪。1992年,钱学森先生便高瞻远瞩地提出,不要在传统燃油车的赛道上与他人挤占空间,而是应大力发展蓄电池汽车。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家积极行动起来:制定新能源车的国家规划,推动863项目落地;2009年开展“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2010年又将新能源车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蕞直观的感受就是新能源车补贴——那时候买新能源车能省下不少钱,这样的实惠谁能不心动?正是这一系列政策的保驾护航,为中国新能源车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抓住了发展机遇,蕞终实现了“换道超车”。

三十年磨一剑!中国电车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路-有驾

在探索电动车技术道路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重重困难。仅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就让人头疼不已:是依靠市场换取别人的技术,还是自己从头开始研发?作为电车“心脏”的动力电池,更是难题中的难题——选择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路线?采用镍氢电池还是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究竟哪个更合适?快充和快换模式又该如何抉择?每一步决策都需要在性能、安 全和成 本之间反复权衡,通过不断地试错和改进来寻找更优解。而且,动力电池的工艺难度丝毫不亚于芯片,技术门槛极高。不过,这些年我们都能切实感受到变化:锂电池价格大幅下降,使用起来更加经济实惠;电池的四大主材——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不仅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也占据着很大优势。这一切,都是企业们通过不断降低成 本、提升技术实力换来的。

三十年磨一剑!中国电车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路-有驾

书的后记部分,作者既为中国新能源车的现状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也冷静地指出了未来面临的难题:当前去全球化趋势明显,欧美国家也不会轻易放弃汽车产业的份额;新能源车自身还存在电池回收等亟待解 决的问题;而且智 能化发展势头迅猛,如果不持续努力,现有的优势可能很快就会丧失。原来,我们眼中看似“一夜崛起”的辉煌成就,实则是三十年来政策铺路、技术攻坚、企业斯磕所积累的底气。而未来的道路,依然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