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折旧快,二手省预算,选车还得看自己需求

一般人买车,先看配置再看颜值,最后刷一梳口袋余额,大多数人都盯着新车不放。不过,我家那位堪称马路界的一股清流,固执地爱买二手车。为这事,我俩差点没把隔壁邻居请来做“和事佬”。他那理由掏出来,乍一听挺有道理:车只要开出4S店,不管新旧,身价都扑通掉一成,还不如省省买个二手的,开着不心疼。

可我觉得,谁不喜欢新车呢?外表光鲜,里里外外都是第一手,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还不用猜测上一个车主经历过多少狗血剧情。最关键,新车带质保,修起来顺手,厂家的售后像保姆一样贴心服务。而二手车,万一有点小毛病藏掖着,一查发现这少零件那漏油的,修起来可真心窝火。

新车折旧快,二手省预算,选车还得看自己需求-有驾

当然,新车也不是没有坑。首先,落地的瞬间价值“跳水”,头一年能掉三成,三年下来车辆折旧堪比股市熔断。刚买时各项税费保险压得工资都要喘气。再看看那些号称黑科技的配置,什么自动刹车、智能大屏,的确吸睛、用起来也安全方便,只是加价再加价,最后车价水涨船高,把很多人的购车预算活生生逼成“首付”。

说回二手车,我家那位精于“精打细算理论”,他的逻辑听起来相当诱人:同样的钱,新车能买什么?国产三蹦子或者合资入门,小气得 要命。但拿这预算淘二手,轻松搞定三年的原装豪车,开出去让亲戚朋友都高看一眼。而且“大跳水期”已经过去,再开几年卖出手,亏得也有限。新手上路,也不用心疼磕了碰了,比开新车心理压力小多了。

问题是,二手车的坑深似海。没事能淘到“黑马”,有事一头栽进“泡水车”或“事故户”,然后开始跟修理厂拉拉扯扯,钱像水一样泼出去,体验“维修人生”。更别说现在二手车平台鱼龙混杂,“调表”这种小把戏天天有,你不是专家,买回去怨天也没用地。简言之,省钱省心是理想,掉坑掉链子才是真实人生。

新车折旧快,二手省预算,选车还得看自己需求-有驾

要我说,买车终归还是得量力而行。总结起来,选择的核心不过三点:

第一,钱包厚度。 手里宽裕,毫不犹豫买新车,享受那份独有的“首次感”;预算有限,二手车确实是明智之选。比如手里5万,买新车只能挑铃木奥拓,二手能买合资紧凑型,质量和舒适度双丰收。

第二,打算开多久。 想长跑10年,那就买新车,毕竟年均折旧被拉薄很多;打算三五年内换车,二手车最划算,跳过新车折旧悬崖,价值稳定,下次脱手也不肉疼。

第三,怕不怕麻烦。 新车买了用,唤醒质保修,操心少。二手车则要动脑筋:验车,查历史,杀价,甚至要拉上“懂车帝”亲戚作陪,避开那些“深水”车源。怕麻烦,直接买新车,实事求是;乐意折腾,那就在二手市场淘宝。

最近几年,行情悄悄起变化。车厂发狠卷价格,连奥迪都洒下“白菜价”。新车与准新车二手,价差越来越小。新能源更极端,二手保值率惨不忍睹,买旧如同给自己买“时间炸弹”;既然如此,短期用车买二手图便宜,长期持有直接新车更稳妥。

最后说一句,“车是代步工具而已”,听起来像废话,却也是扎实的道理。有人图新鲜,有人看性价比,谁也别瞧不起谁。至于我家争执的终局,各退一步,他继续挑二手车,我专门找大神验车——这才是成年人生活的正确解法。看完你怎么选?别只盯着别人家的剧本,毕竟你家的路,只有自己得踩一遍才晓得软硬冷暖。

新车折旧快,二手省预算,选车还得看自己需求-有驾
新车折旧快,二手省预算,选车还得看自己需求-有驾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