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CS55 PLUS上市,外观有新意,动力配置没大变,价格

前几天发现朋友圈被长安CS55 PLUS刷屏了,说是九月二十五号上市,还理直气壮地打出“第四代”的大旗。你要一听“第四代”,多有纪念意义,改写历史啊,但仔细琢磨琢磨,真就能把这车当成啥革命性的升级吗?前脸基本就拉直了些,看着有点“方头方脑”,那中网还是无边界那套——估计也就设计师自己觉得很有先锋感觉。灯组整了一条灯带,再加个C型日行灯,不明白是设计师被科幻片刺激了还是如何,连车漆颜色都起得挺有味道,什么原子灰、萤石灰,硬是让人怀疑,买车附送一本化学小百科。

大家问:这些改动真的能改变销量低迷的局面吗?这个问题其实挺扎心的。去年CS55卖得也就差强人意,上个月才跟“半残”一样卖了四千多台,你跟博越、瑞虎7拼,价格低人一头,品牌力还不够压人一头,再这么低调地“小修小补”,还真不敢说能一炮而红。

说回尺寸,老一套,没啥变化,轴距2656毫米,也就是紧凑型水平,轮毂倒是有18和19寸可选,但其实18寸就够用,大家都知道,19寸除了更烧钱,城市烂路上开也心疼。

尾灯变成贯穿式,排气装饰加宽,再多加一条横着的刹车灯。你知道晚上回家停车,有时候都觉得这样设计有点太有闪光度,审美疲劳地说,比以前竖着的两条来得省事,毕竟谁也没工夫专门跑后备厢盯尾灯发呆。至于什么贯穿、呼吸、流星,聊点设计感可以,真用起来大家其实最在意:“这尾灯是不是容易坏?换起来得多少钱?”

再看内饰,换了新布局。你要说谁不喜欢平底方向盘?看着还挺像赛车,但实际上,咱们平时开开,还是更在乎皮料走线是不是扎实,坐着舒服不舒服。把挡把挪到方向盘边上了,谁用谁知道,有的人手长够得着,手短估计得伸胳膊。屏幕是真大——最低配就十二点八寸,顶配十四点六寸,仪表盘标准十点二五寸。

问题又来了:大家买车真的在乎屏幕多大吗?我是觉得,现在屏幕都快能当电视机了,但大部分人开车,手机能投个导航就行了。屏幕越大,成本越高,失灵的概率也高,对坐在方向盘后的人来说,最实在的是空调冷不冷座椅暖不暖,屏幕再大,导航卡顿一次,司机回头还得拿手机找路。

长安CS55 PLUS上市,外观有新意,动力配置没大变,价格-有驾
长安CS55 PLUS上市,外观有新意,动力配置没大变,价格-有驾
长安CS55 PLUS上市,外观有新意,动力配置没大变,价格-有驾

再说说配置,老实讲,现在低配就能有倒车雷达、全景影像,其实生活已经很美好了。顶配上加什么自动泊车、座椅加热、通风,乃至“天枢驾驶辅助”。这玩意说得天花乱坠,说能自动变道,你可真敢上高速让它自己变?自动化这个词,用在汽车上就两重意思——厂家希望你相信它是高科技,司机更希望别出故障。聪明点:还是自己看着点。

动力总成这一块,依然是那台1.5T蓝鲸发动机,一百四十一千瓦,配双离合变速箱。有人兴奋,有人担忧。其实,双离合是块硬伤,市区天天堵车,低速蠕动,双离合卡壳的问题被吐槽八百遍了,厂家自己都藏着掖着。就算功率漂亮,但油耗和换挡顿挫这种细节,是每个每天两三小时开车的普通人切身的痛。再有发动机,说白了,1.5T在十万出头这个区间,也是卷得头破血流。吉利的自家的、奇瑞的鲲鹏,谁家参数差多少?谁还不是1.5T?

大家真的在乎发动机那点参数吗?多多少少在乎,但更在乎的是:“能不能省油?能不能不出故障?配件好不好买?”这些都是家里过日子的扎实问题。

再看看价格,老款九万九千九百起,新款也就十万上下。你再看吉利博越,瑞虎7,都是价格稍低,配置分分钟不差。那这车到底卖给谁?厂家心里清楚,终端优惠才是救命稻草。新款不敢加价,终端又拼优惠。实际买车的人可能都在等:“降价通知什么时候来?”

说起来,你会发现现在买车已不是“我喜欢新颖的设计”,而是“我需要实用的空间、靠谱的动力和不心疼的钱包”。散户买车,微信上问一圈,车友论坛翻一遍,不觉得长安的这一波变脸能有什么太爆炸的结果。

长安CS55 PLUS上市,外观有新意,动力配置没大变,价格-有驾
长安CS55 PLUS上市,外观有新意,动力配置没大变,价格-有驾

你说设计能不能改变销量?还是得问:“谁愿意为这套设计多掏钱?多掏多少?”前脸加几根灯带,尾部装饰项链,这一套操作对刚需用户来说就是锦上添花而已。反倒是“原子灰”听着真挺抓眼球,要是进了小区停在楼下,没准能多赚回头率,但是真正上路,大家更在意发动机抖不抖,变速箱闹不闹鬼。你要是把后期维修成本、保值率能做到极致,别说四千多销量,直接破万都不奇怪。

现在自主品牌SUV头部排队挤人才市场一样,各种横向对比做得太多,消费者想要的不是“谁最酷”,而是谁最让自己省心。你说长安这么拼设计,能不能直接把动力系统和质量再夯实一点?毕竟外观能吸引人一阵子,质量才能把人留住十年。

实际上现在买车的人已经看腻了花里胡哨,屏幕再大、颜色再多,终究“鸡肋”,你想让销量逆袭,不是靠一两次改款的小动作,而是得有大刀阔斧的改变。你看看市场被比亚迪宋、哈弗H6搅得天翻地覆,人家靠的是大规模降价、动力选择多、质量口碑高,而不是天天给跨界设计师发工资。

为什么1.5T还在卷?因为这是“够用”的动力,够省油、税费低、成本可控,但它也能限制你向上突破。消费者年年在等:什么时候能有更大胆的动力方案,不是虚头巴脑科技概念,而是实实在在一台“省心车”。这轮长安只是把外表做漂亮,把配置刷得热闹,但底子还是那底子。

说到底,CS55 PLUS新款上市后会不会翻盘,关键是不看门脸,不看宣传,把定价往下压,把质量往上做,然后终端优惠冲到极限。“给用户实惠”,永远管用。你要说这车能不能破销量困局,那得看厂家有没有勇气做大动作,否则换多少灯带都是纸老虎。

所以问题来了:“买这车图啥?外观?性价比?还是品牌?”长安重设计、广宣传,但没有解决买车人最实际的痛点。目前紧凑SUV市场已经变成互相砍价和性价比大乱斗,不是谁C型日行灯更闪谁就赢,谁能做到“省事、省钱、省心”,谁就能破局。

最终总结一句,对于长安CS55 PLUS这次“新瓶装老酒”,谁掏钱才是真正的用户数据,看销量天花板不是靠宣传稿,是靠市场投票。那些真正关心动力、空间、配置的用户,早已经变得很冷静,不会为光鲜外观轻易下单。等厂家真拿出决心,做点让用户热泪盈眶的大动作的时候,销量自然会翻盘。

不然,方头方脑的第四代,估计也就让论坛热闹一阵,买车人依旧更关注哪里优惠多,哪里修车省心。

你觉得呢?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