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8月份插混车型竞争这么激烈,启源Q07月销超9200辆才只排第11名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倒是想先问一句,咱们到底要多“卷”才能满足?在新能源的江湖里,插混这块如今是真热闹,跟赶集似的,一家比一家卖得起劲。可你仔细一瞅,哪怕是卖得不错的启源Q07,这销量放外行人眼里,妥妥的爆款,对吧?但搁插混排行榜上,这还真只能算半截腰,连前十都进不去。这事儿你说奇怪不奇怪?
咱先绕个弯问一句,插混为啥会冒头得这么厉害?别光盯着电池和电机,别忘了,人家还有发动机,结构复杂的多,一台车造出来自然门槛高些。所以你看,插混的阵营里基本都是紧凑级以上,小的不多,扎堆都是十多万到二三十万的主力。消费者选车,谁不图个头大体面又不怕趴窝?纯电那些廉价小玩意电量低、焦虑大,家庭用起来多少还是不踏实。
再深一点问一句,现在的新能源到底谁是真王?在网上喊着纯电的多,实际大马路上跑得欢的反而是插混。一个是纯电大多局限短途,插混呢,啥都能来,电的用不了切油,油耗还不高,关键是冲着油价能省不少,而且没有续航焦虑。这种“两头讨好”的做派,现在杠杠的变成主流,中产、小康,打工族,谁都觉得插混才是均衡好选择。
说白了,咱们中国人买车,还是有点谨慎+务实。新事物用着舒坦就行,出门不怕没电。纯电动车型要真普及,得等电池革命或者超级快充落地,再不然,就像北上广那种限牌地儿逼着大家买纯电,否则插混能继续火下去。
再说启源Q07,这车售价12.98-17.18万,空间、智能、配置、续航、性价比都齐了。其实你放在三年前,这么一台车,随便拉出来就是王炸。啥家庭用车不满足?就是现在车市军备竞赛太疯狂,家家都在“卷”,配置、水平拉到天花板,价格却不断被压低。这就容易让人产生“启源Q07销量还不够好”的错觉。其实环境变了,不是启源Q07不给力,是行业大家一起把门槛抬上去了。
再看看榜单,前五、前十,比亚迪统统霸榜,直接按住头摩擦地板。比亚迪能这么牛,两个秘诀,一个是技术成熟自研全链路打通,该搞发动机的搞发动机,电机、电池、系统,样样自己掌握,能把成本压最狠。再一个就是造型多,试问一个品牌能同时给你SUV、轿车、MPV、跨界啥都来,你说谁顶得住?所以一口气10款车型榜上有名也不奇怪。你们去看看新能源圈,能有这么多自家产品“兄弟登科”的,也就比亚迪了。
剩下的品牌,比如银河、风云、启源、岚图这些,虽然实力都不差,但在比亚迪压顶的氛围下,想突围就必须剑走偏锋。你不玩点独门绝技,不搞点新花样,销量很容易被压服。奇瑞和吉利这对老对头,一个推风云A9L,一个搂星耀8,尺寸接近,比拼配置、价格、能耗、智能化。玩法其实都值得琢磨,但最终还是得回到用户需求:你到底能把生活的哪些痛点抚平?
有些事挺值得深挖,比如GL8一直以来,老老实实卖个商务MPV天下无敌,突然有天让一个新势力岚图梦想家超了。这不是合资就能高枕无忧的年代了,国产品牌只要肯贴着用户需求进化,合资不发展连尾灯都看不见。
再说说SUV、轿车和MPV这“三国杀”,榜单十款SUV,七款轿车,三款MPV。SUV能强势占位,归根到底还是咱们用车环境决定的。中国人爱全能车,哪怕城区很堵,也希望有点通过性、装载能力。车里装亲戚、拉点货、带娃上学,SUV都更“能打”。但你别小瞧那三款MPV,这两年二胎、三胎又起来了,旅游也火爆,MPV市场会越来越热闹。
其实现在咱们面对的问题是,插混市场的“内卷”格局已经定型。不是说后面新品没机会,而是说消费者挑花了眼,“好车”标准越来越高。以前问一辆混动车要啥?靠谱+省心就行,现在你得配置到牙齿、智能突破天际、外形还得够炸,但凡有一点没跟上,都有被淘汰的风险。
我再给大家留个“思考题”:这么卷的市场,真的会对用户好吗?先表面看,当然是好事:价格下来了,配置给得多了,选择丰富了。可你仔细想想,会不会堆料太浮夸,营销过于激进,反而让用户判断变难?以前车市是“你挑我”,现在变成“我哄你”,但真正能“哄好”的还是极少数,剩下的很多噱头,说到底还是绕不出为卖高配置、搞分级而做的文章。消费者其实需要清清楚楚——别被忽悠,但也别太保守,自己需要啥,别光图热闹买热搜榜最火的。
其实现在造车,这帮子品牌就俩选择,要么继续追比亚迪的PPT脚步,立体式防守,啥都学;要么就小步快跑,深耕细分市场,谁的命题能扎根谁上。启源Q07就在这空档期找机会:你比亚迪插混都往上打新能源高端,我打合资下沉市场,横不成竖不就的价格带,给你真诚一点儿。
说到底,放大点来看,中国这些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竞争局面里的大决战刚刚拉开序幕,哪家能吃到最后,还真不见得单靠销量定胜负。现在卖得好,不等于两三年后一样领跑,技术、服务、市场节奏、供应链谁掉链子都可能掉队。8月的插混销量只是小考,未来淘汰赛才是大戏。市场能不能再“卷”出点新气象,还得看谁“卷”出了能力,谁能把握住用户的核心需求。
回到启源Q07,说顶也不是TOP,说衰还稳在万台边缘。这种“四不像”反倒很真实。插混大潮退去后,谁家剩下才是谁家的本事,现在行业已经没啥“混子”空间了,卷大了,拼的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谁能持续出新、把服务做扎实、不折腾用户,谁才能最后站着笑。
咱们买车的关键就是选适合自己的,不必赶时髦,更别怕销量数字吓着自己。市场变幻不定,大家有心的话都能看明白背后的逻辑。别让这波比亚迪们的高分榜单,或者启源Q07们的“第十几名”标签迷糊了双眼。你需要的,才是真理。你喜欢的,就是胜者。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