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齐普策:创新与合作推动宝马集团“在中国,为中国”

(来源:网络传播杂志)

宝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齐普策:创新与合作推动宝马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有驾

齐普策

宝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趋动态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地缘冲突、技术脱钩、贸易对抗和供应链不确定性等问题几乎同时出现。拥有百年历史且高度全球化的汽车行业体系正面临严峻考验。与此同时,全球汽车行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新的汽车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正在重塑整个汽车行业的价值链。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在产业转型升级之际,我们正面临由相互冲突的优先事项和悖论所塑造的极其复杂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的行业正经历重大变革,电动化转型仅是这一更广泛、更全面进程中的一个方面而已。我们正处于一场技术竞赛之中,这场竞赛很可能最终导致部分参与者被淘汰出局。在这个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代,包括宝马集团在内的汽车制造商们该如何在前所未有的转型中适应节奏?又如何在下一个百年变革中脱颖而出?

自由贸易和技术开放

时至今日,宝马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全球拥有16万名员工、在16个国家拥有超过33个生产基地以及销售网络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2024年,宝马集团向全球市场交付了超过245万辆宝马、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汽车以及超过21万辆摩托车,实现总收入1400多亿欧元,连续多年保持了豪华乘用车销售世界冠军的纪录。

这一切使宝马集团成为为数不多的全球化汽车制造商之一。正是这种全球化定位,让我们在当下充满挑战的时代更具韧性。我们并非倚重单一市场,而是建立在广泛的全球基础之上。我们始终倡导自由贸易、开放市场、技术开放与国际合作,即便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的当下,我们的立场也从未动摇:我们深信,增长源于开放而非孤立,经济繁荣来自开放而非封闭。

我们忧心地注意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在逐渐增多。然而,这种做法非但不会造就赢家,反而会导致全球性的发展困境。基于此,在宝马集团,我们强烈反对新增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我们认为,应对“脱钩断链”或“去风险”趋势的最佳方案就是加强合作,而非削弱合作。

对宝马集团而言,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增强全球竞争力。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是通过非市场手段强行分割全球市场,这违背了基于西方经济学经典作家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所形成的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长期逻辑,必然会对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与韧性构成重大风险和威胁,导致成本上升,最终削弱创新力与竞争力。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技术限制,比如对某种特定类型动力系统的禁令。此类措施的风险远高于收益,且容易忽视全球不同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毕竟,在某一市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未必适用于全球所有地区。不同市场的客户需求与法律框架差异极大。作为一家全球化制造商,我们必须始终考虑全球客户的偏好。

宝马集团始终秉承技术开放理念。我们过去坚信,现在依然坚信,唯有坚持技术开放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经济发展,同时为气候保护带来显著进展。即使面临巨大阻力,我们也在此问题上秉持明确立场。如今,风向已逐渐转向对我们有利的一面,我们正充分运用自身的技术专长,从电驱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到高效传统驱动技术,驾驭这种多元化技术,我们将于2028年新增一款搭载氢动力系统的量产车型。这既为客户带来了福祉,也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切实可衡量的贡献。

截至目前,我们已在市场上推出了超15款纯电动车型。2024年,纯电动汽车再度成为我们的核心增长驱动力。截至2024年年末,纯电动车型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已超过17%。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的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逾30%。

在中国的战略和布局

在宝马集团的全球市场版图中,中国始终占据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已从宝马的生产基地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创新枢纽与战略市场。

自1994年在华设立首家办事处以来,宝马在中国已经勾勒出一条令人瞩目的增长曲线——从最初年销量仅数千辆,到2024年交付约71.4万辆。这不仅得益于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离不开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截至目前,我们已与中国合作伙伴在辽宁沈阳和江苏张家港建立了两家整车合资企业。

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极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因此,仅在沈阳的宝马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已累计投入约1160亿元人民币。此外,中国还拥有宝马集团除德国以外规模最大的创新体系,布局覆盖北京、上海、沈阳、南京四地。

基于开放创新的理念,宝马在中国的所有研发职能都已整合到一个平台,以实现高效协作与高速运转。如今,宝马已在中国构建起完善的研发能力,以及面向全栈智能网联汽车开发的软件开发能力。

2025年我多次到访中国,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等重要活动。我们的全球董事会正积极与宝马中国团队紧密协作,坚持深入一线,实地参与。宝马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合作伙伴,曾多次参与乌镇峰会并展现其前沿科技。

我们在中国的战略核心是“在中国,为中国”,这一理念也延伸至宝马下一代产品矩阵——“新世代”(Neue Klasse)。我们要确保所有客户能迅速从“新世代”的技术进步中获益。到2027年,我们将推出40款全新及换代车型,每一款都将承载“新世代”的基因。自2026年起,首批“新世代”车型将在沈阳实现国产下线,践行“中国制造,为中国”的承诺。宝马上海设计团队主导了“新世代”中国专属车型的研发,融入能引发中国消费者共鸣的本土化美学设计与功能配置,真正实现“在中国诞生、在中国测试、为中国完善”。

对我而言,中国不仅是一个关键市场,更是学习并获益的创新枢纽。宝马在中国的故事清晰明了——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而蓬勃向上。

宝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齐普策:创新与合作推动宝马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有驾
华晨宝马里达厂区从设计阶段即采用虚拟仿真构建数字孪生模型,部署超过1600个工业摄像头,实时采集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与虚拟模型同步更新。

《中国网信》2025年第10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