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买涡轮车之前都会犹豫:都说带T的发动机特别娇气,养护费用比自然吸气高出一截,网上那些涡轮损坏动辄上万的维修案例看着就吓人。
作为开过三台涡轮车的老车主,今天就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那些4S店不会明说的涡轮养护门道。
第一道坎:机油的选择与更换
刚提新车那会儿,4S店的售后专员笑眯眯地递来保养手册,我看到上面写着"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玩意儿可比半合成的贵不少,当时还偷偷琢磨:用便宜点的半合成应该也没事吧?直到亲眼看见邻居家那台1.5T因为用了矿物质油,才跑两万公里涡轮就挂了,维修单上赫然写着五位数的金额。
德系车和日系车对机油的要求截然不同。大众EA888这类发动机就得认准0W-40标号,像丰田的8AR-FTS反而更适合0W-20的稀薄机油。有个特别实在的鉴别方法——把机油加注口的盖子翻过来看,上面都明明白白印着厂家要求的标号。我表弟那台奥迪A4L就吃过亏,听信修理厂"机油稠点更好"的说法,结果冷启动时油泵都抽不动,差点把凸轮轴给搞废了。
北方车主更得注意冬天冷启动这关。老家在哈尔滨的朋友跟我说,他们那儿零下三十度是家常便饭。这时候要是上车就大脚油门,涡轮轴承的磨损速度能比平时快十倍。正确的做法是点火后等转速表回落到1000转以下,慢慢开个三五分钟,等水温指针开始动了再正常加速。说起来容易,但大清早赶着上班,看着仪表盘确实着急,这时候就考验耐心了。
第二道坎:燃油与日常使用
加油站的92号便宜,95号贵,这差价日积月累确实肉疼。我那台老速腾的油箱盖上清清楚楚标着"请使用95号及以上汽油",有次出长途实在找不到95号,硬着头皮加了92号,结果发动机爆震的声音跟拖拉机似的,吓得我赶紧找服务区买了燃油添加剂救急。修车师傅后来告诉我,长期用低标号汽油会把活塞顶烧出麻点,严重的还能把气门给顶弯了。
短途通勤简直是涡轮车的天敌。同事老王住单位宿舍,每天上下班就开三公里,两年下来积碳厚得能刮下来当煤烧。4S店建议他要么每周跑趟高速,让发动机充分热起来把积碳烧掉,要么定期使用含PEA成分的清洁剂。那些杂牌添加剂吹得天花乱坠,其实PIBA成分的反而会加重积碳,买之前一定要看准成分表。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空气滤清器。有回保养时看见修理厂小哥拿着气枪在吹空滤,赶忙喊停。涡轮叶片每分钟转速能上十万转,滤芯里漏进去个小石子都能把叶片打缺口。原厂滤芯虽然贵点,但过滤精度有保证。常跑工地的车更要勤换,我认识个包工头每5000公里就换一次,他的汉兰达跑了25万公里涡轮还跟新的一样。
第三道坎:使用习惯的讲究
年轻人都喜欢推背感,红灯变绿时地板油确实爽。可刚跑完高速就马上熄火这个习惯真要改改。有次去修理厂就看到台高尔夫R的涡轮拆下来,里面的机油都结成黑炭了。师傅说这是高温骤冷导致的机油结焦,正确的做法是激烈驾驶后怠速30秒,让涡轮慢慢降温。现在我的做法是下高速前两公里就温柔驾驶,到目的地时涡轮温度也降得差不多了。
很多人觉得自动启停伤发动机,其实对涡轮伤害更大。每次重新启动都是干磨,市区里反复启停几十次,涡轮轴承磨损量相当于跑了好几百公里。我现在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关启停功能,虽然油耗会高那么零点几升,但想想换涡轮的钱,这点油钱真不算什么。
雨季要特别注意进气口防水。朋友的奔驰C级就因为在积水路面开太快,涡轮直接吸进水报废了。保险还不赔这种"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坏,最后自掏腰包换了整个增压总成。现在我遇到深水区都绕着走,实在要过就挂手动挡低速通过。
精打细算养涡轮
4S店总喜欢推销各种养护套餐,其实涡轮车真正不能省的钱就几项:正品全合成机油、原厂空气滤芯、达标汽油,这三样是底线。其他什么涡轮养护剂、进气道清洗都是锦上添花。我自己总结了个账单对比:按时保养每年多花800,但涡轮寿命能延长5年;要是贪便宜用次级耗材,省下的钱还不够将来修车的零头。
二手车市场里,带T的车贬值快不是没道理的。很多车商收车第一件事就是拆进气歧管看积碳情况,涡轮车的发动机状态瞒不过行家的眼睛。所以真心劝各位车主,现在对爱车好点,将来卖车时才能多回本。我那台跑了18万公里的迈腾去年置换时,检测师傅都不敢相信是原厂涡轮,最后比行情多卖了7000块。
说到底,涡轮增压器就是个精密工具,既不用当祖宗供着,也不能随便糟蹋。把它当成合伙过日子的伙伴,该给的好料别吝啬,该注意的细节多上心。那些抱怨涡轮车短命的,十个里有八个是不按规定保养还怪车企质量差。按照厂家手册来,二十万公里真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下次保养时,不妨多问几句用的什么机油,看看换下来的空滤,这些细节才决定着爱车能陪你走多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