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最近搞了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国际部推出了一款皮卡越野概念车,名字听起来比较炫,叫T1TP。这个车是基于他们那个威麟R08(其实就是T1T的升级版)深度改造的,主打7座硬派皮卡,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皮卡加盖。一听说7座,我第一反应是真有这操作?毕竟皮卡市场里多半是2排座椅,这种硬派加大布局确实比较少见。
先说尺寸,官方给的数字是车长超过5.3米,轴距在3.2米以上,甚至有传言说5.6米都有可能。我现在就稍微纠结了点,因为5.3米这个尺寸放在国内市场,你哪怕拉个家庭出门都够宽敞。但这尺寸放北美人眼里,是硬派皮卡的标配,有点像福特F-150、丰田拓陆者那种级别。5.6米的版本,那基本就和丰田坦途差不多了。你知道,这尺寸在国内上牌啥的麻烦得要命,但北美和中东市场惯了,开着这么大个车,算是基本操作。
我打听了一下,T1TP采用的是大梁车身结构,这点挺关键,硬派皮卡的灵魂就靠这个撑着。做比喻的话,就像咱们盖房子,框架梁要扎实,房子才能抗风抗震。这个大梁结构,不管是越野还是载重,都能更有保障。可惜数据还没完全放开,尤其是动力和悬挂系统,我估计他们还在打磨。毕竟供应链现在乱七八糟的,国内做一辆高质量皮卡,也不是两天能完成的。
说到这,我就想起去年我和朋友小李聊过他的皮卡升级改装。他有辆国产皮卡,跑了4万公里,说到车架刚性的问题,他吐槽说:这车要是真的拉满货,还跑崎岖路,骨头不硬真的不行。我反倒觉得这话挺真实,硬派皮卡的灵魂不是光看样子大,更关键是看车架和动力链能不能扛得住苦。T1TP如果真是弄了个大梁车身,我对它的耐用性还是期待的。
然后我翻了下以往资料,威麟R08的底盘其实起步就不错,但7座布局和车长升级后,车的重心和操控都会有变化。这个时候,悬挂系统调校就特别重要。能不能做到既有硬派越野的韧劲,又不至于在城市或者高速路段开得太颠,得看最终设计。说实话,我是有点吃惊奇瑞放这么大力气做个硬派皮卡,毕竟这市场不轻松。
刚才看到有销售说:这车如果真能做到可靠,价位合理,国外市场一定能抢到一杯羹。说得没错。但这价位是真难抉择。北美市场里,福特、雪佛兰都是老牌劲旅,皮卡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可高了。我猜奇瑞想凭性价比切入,能成功不?估计得看本地的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能跟不跟得上。供货链断断续续,能不能保质保量,关键看他们后台供应商的稳定性。
这让我想到供应链,其实咱们很多人把它想得挺高大上的,但实际生活中,就好比你要做一顿饭,配料要新鲜,还得保证油盐酱醋酱料齐全,厨具也要靠谱。供应链就像厨房的食材供应链,锅坏了,菜炒不成,供应商一断货,整辆车的项目就乱套。所以奇瑞在海外布局这么硬派皮卡,背后的供应链管理肯定要比做小型家用车复杂得多。
刚才说7座,其实这说法是点大了——原型车有这个打算,但具体量产版还不确定。7座加大车长度,成本和油耗也会上去,市场接受度也有待考量。(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倒是想问问你们,皮卡车真有那么多人需要7座吗?特别是硬派越野场景,大家估计更看重载货和越野性能吧?
说回T1TP的颜值吧。坊间评价褒贬不一,赞的是车头硬朗有肌肉感,适合越野风;黑粉的说法则是奇瑞这是往丑狠整啊。我个人觉得,这颜值争议很正常,硬派车本身没必要像SUV那样花哨,实用才是硬道理。毕竟进北美市场,你得面对应对的是一大群老炮儿的审美和挑剔,这里就见真章了。
我在手头资料里还找到了几个相近级别皮卡参数对比,福特F-150车长约5.3米,轴距约3.3米,油耗普通配置下大概12-14L/100km。奇瑞要是用类似尺寸,可能油耗会比福特稍高(估算),毕竟发动机技术成熟度有限。而保值率这事儿,就更复杂了。按我粗略心算,国内皮卡保值率一般在55%-65%,进口硬派皮卡平均70%以上。奇瑞这边能否达到让海外消费者放心的保值水平?这得打个问号。
额,我还没拍照,但我记得去4S店时见过类似威麟皮卡,车厢内塑料感强烈,按说装备升级的话,内饰会不会有较大改进?这个自行车灯泡级的内饰质感,对越野车买家来说,影响好像还挺大的。
说了这么多,我倒是想听听你的看法,这种体格庞大的国产皮卡,有戏吗?会不会像国内当年的越野热那样,一阵风过后吹散了?你觉得奇瑞敢不敢把这车在国内市场深挖?或者说,皮卡的未来到底该怎么走,是注重越野,还是回归载货实用?这些问题都挺现实的。
对了,最后补充一句,最近有人说奇瑞这车的后排空间甚至能比肩一些中大型SUV,我觉得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具体空间表现怎么样,打算再关注几次试驾反馈,毕竟座椅舒适度这事儿,不光是尺寸,软硬度、填充物,全都影响体验。
突然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你觉得一辆超过5.3米的大皮卡,买了除了拉人拉货,平时停车肯定挺头疼的吧?到时候这车的车机能不能帮忙找车位、多角度监控,那就真能体现出研发的功力了。
这车的故事还长着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