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电动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产品迭代,消费者在选购时会发现,街头行驶的电动车在外观和属性上呈现出更清晰的分类。新规之下,四类主流车型将构成市场主力,每一类都有其鲜明特征。
第一类是符合最新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与旧版国标车相比,最直观的变化是“去脚蹬化”,彻底摆脱了过去“带电自行车”的尴尬定位。车身设计更贴近城市通勤需求,线条流畅简洁,部分车型还采用了隐藏式电池仓设计,兼顾续航与美观。值得注意的是,后视镜成为标配,左右对称的镜面不仅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也让整车看起来更具协调性。这类车保留了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无需驾照即可上路,最高时速不超过25km/h,适合短途通勤人群。
第二类是已上牌的老国标车。这些车多为市民熟悉的“小电摩”款式,保留了脚蹬装置但实际使用中很少启用,车身比新版国标车稍大,续航能力也更强。由于已完成登记上牌,它们仍可合法上路,但按照新规过渡期安排,这类车将逐步退出市场,预计7年后彻底停驶。目前街头仍能看到大量此类车型,成为城市交通的过渡性风景,尤其受到快递、外卖行业从业者的青睐。
第三类是家用电轻摩。作为机动车范畴的入门级车型,它延续了小龟、迅鹰、牛系等经典款式的外观,圆润的车身曲线和紧凑的尺寸与传统电摩无异。最显著的变化是取消了后座,彻底定位为单人代步工具。这类车需要悬挂机动车号牌,驾驶者需持有摩托车驾照,最高时速在50km/h以内,适合对续航和速度有一定要求的个人用户。
第四类是高速电摩。从外观上看,它与燃油摩托车高度相似,充满强烈的机械感——宽大的轮胎、裸露的车架、流线型的车身覆盖件,无不彰显其运动属性。车身尺寸更大、重量更沉,部分车型还配备了液晶仪表、LED射灯等配置,最高时速可达80km/h以上。这类车专为追求驾驶体验的玩家设计,需要摩托车驾照才能合法上路,是电动车市场中的“性能代表”。
新规实施后,这四类电动车将各有其目标市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最适合的车型。清晰的分类不仅让市场更加规范,也让消费者的选购更有针对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