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

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

朋友圈里,某位宝马X5车主在雨雪天气里连续三次侧滑求救。同一天,我开着途锐从北京跑到承德,全程260公里的冰雪路面,托森四驱系统0.1秒内完成扭矩分配,车身始终稳如泰山。60km/h通过结冰弯道时,我甚至还有余力调节空调温度。到了目的地,那位X5车主还在高速路边等拖车。这样的画面,在这个冬天重复上演了不少次。可惜的是,回到市区后,他依然觉得途锐“没面子”。

动力系统的双面人格

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有驾

EA839这台3.0T V6,1340转就爆发450牛米扭矩,配合那台8AT变速箱,零百加速5.9秒。单看数据或许没什么特别,但开过的人都知道,这套动力组合有种很奇妙的“双重人格”。

上个月陪朋友去看车,试驾途锐的时候,销售特意安排了一段山路体验。刚开始还是很温和的德系调性,厚重稳健。可当我把驾驶模式切到运动,油门踩深一点,整台车像换了个脾气——转向变得异常敏锐,推背感也变得很直接。那种感觉,就像一个西装革履的银行家突然脱掉外套开始跑马拉松。

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有驾

托森四驱的反应速度确实快。冰雪路面上,当别的车还在那儿打滑的时候,这套机械式限滑已经悄无声息地把扭矩分配完了。0.1秒的响应时间,比电子系统快了好几倍。

底盘这块更有意思。空气弹簧加CDC系统,舒适模式下过减速带那种质感,说接近奔驰S级可能有些夸张,但确实比同级别的其他车要好不少。运动模式下3.2度的侧倾控制,山路攻弯时车身姿态保持得相当不错。德国人调底盘的功力,在这台车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有驾

内饰这块,确实有两把刷子

15英寸中控屏配12英寸仪表,视觉冲击力挺强的。Vienna真皮座椅18向调节,8种按摩模式,长途跑下来腰不酸背不痛,这点比较实在。

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有驾

隔音效果让我印象深刻。60码巡航时车内噪音54分贝,基本达到雷克萨斯那个级别了。高速上听音乐很享受,丹拿的14个扬声器,730W功率,低音下潜到35Hz,听交响乐时那种层次感确实不错。

空间利用率也算用心。2899mm轴距比Q7短100mm,但后排腿部空间890mm,优化得还可以。后备箱标准状态810L,后排放倒能扩展到1800L,装载能力够用。前两天帮朋友搬家,4个大箱子加两套高尔夫球杆,一趟搞定。

品牌这道坎,始终迈不过去

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有驾

道理很简单,同样MLB平台出来的,Q7能卖80万,途锐65万还得打折。消费者反而觉得便宜了肯定有问题。残值率更说明问题——跑了3万公里的途锐只能卖61.8%,Q7保值68.5%,X5更是72.3%。

50万价位的消费者,78%会选BBA,途锐只有12%的考虑率。这个数据很残酷,但也很真实。车标的价值,在中国市场比产品本身重要太多。

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有驾

我有个做生意的朋友,手里三台车,途锐是他最常开的。他说:“开宝马去见客户,人家觉得你太张扬;开途锐去,大家注意力都在你的专业能力上。”这话挺有意思,但也说明了途锐的尴尬处境——只有真正懂车的人,才会欣赏它的价值。

技术下放,受益的是谁?

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有驾

大众集团内部技术共享做得挺彻底。途锐62%的底盘悬架部件和Q7通用,空气悬架供应商都是德国大陆集团,四驱系统和保时捷卡宴的PTM在结构上高度相似。6万公里保养下来,途锐1.2万,Q7要1.5万,这20%的差价还是很明显的。

前段时间电动车铺天盖地,像途锐这样坚持机械纯粹性的车,慢慢变成稀缺品了。当满大街都是屏幕和电机的时候,这种传统的机械质感反而显得珍贵。

65万大众途锐搭载保时捷卡宴同款四驱系统,为何在北上广深4S店积灰3个月无人问津?-有驾

只是有个问题一直想不通:当品牌光环被剥离干净的时候,纯粹的机械价值到底值多少钱?或许答案就在每个人心里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