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最近因为一句话炸开了锅!魏牌高山预售会上,长城汽车总裁一句 “打死也不做增程” 瞬间登上热搜,董事长魏建军后续更是亲自盖章 “不支持、没规划、不可能”。另一边,理想汽车 CEO 李想曾断言 “多挡 PHEV 车企都会转增程”,这场隔空 “互呛” 背后,藏着自主品牌对技术路线的激烈博弈,咱们好好唠唠!
先说说长城的 “技术洁癖”。魏建军强调的 “燃油效率至上”,在柠檬 DHT 混动系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套双电机两挡架构堪称 “燃油榨干机”:市区拥堵时纯电驱动,避免发动机低效空转;高速巡航直接用发动机直驱,配合高效传动系统,让每滴油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动力。从专业角度看,这种多模式智能切换的技术,能让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热效率区间。数据不会说谎,搭载柠檬 DHT 的车型,综合油耗比同级别燃油车直降 35% - 40%,这种对机械精度和能量管理的极致追求,恰恰是长城看不上增程式 “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 模式的原因 —— 中间多一道能量转换环节,在他们眼里就是 “效率损耗”。
反观增程式技术,理想汽车就是凭借它从市场边缘杀进头部阵营。这种路线胜在 “简单粗暴”: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只负责发电,结构相对简单,研发周期短,还能完美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但在长城看来,这更像是 “取巧”—— 增程器长期固定转速发电,无法像多挡混动那样灵活匹配不同工况,额外的电池容量又增加成本和自重,长远来看并非技术最优解。
从市场反馈看,长城的坚持似乎有了底气。今年 4 月销量数据相当亮眼:总销量破 10 万同比涨 5.55%,新能源车型大涨 28.42%,20 万以上高端车型也稳步增长,“方盒子” 造型的硬派车型更是同比暴涨 24.74%。这说明现有技术路线正在获得市场认可,但硬币另一面不容忽视 —— 增程式市场正快速扩张,越来越多车企涌入赛道分羹。长城能否凭借多挡 PHEV 守住阵地,还是未知数。
这场技术路线之争,本质是车企对未来的不同押注。长城选择 “慢工出细活” 的技术沉淀,理想等车企则看中 “短平快” 的市场突围。各位车友,你觉得长城 “死磕” 不做增程是深谋远虑,还是过于保守?在新能源赛道上,多挡 PHEV 和增程式技术,谁更能笑到最后?快来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的预言能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