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玩笑,买了新能源,停车成了拼智商?你可能以为,车子放那儿不动,电肯定妥妥的,都熄火了还能咋耗?诶,这就大错特错了。有个人说过:“不是你看不见的电流不消耗电,而是你根本不知道,后台多忙。”是不是有种被科普冒犯到的感觉?那些功能看着不声不响,真要关掉,才发现他们才是“潜力股”,比你还懂存钱。
网上各种传闻铺天盖地,说特斯拉又发明了新花样,给广大车主解决了个难题,推了一个什么“低功耗模式”。你一听还挺高端,像是手机省电键,能不能给我的电池续点命?其实东西说白了,就是帮你把一些看似重要但实际暂时用不到的功能强制“熄灯”,能省总比不能省强吧。比如哨兵模式、智能召唤、车厢过热保护这些,开启低功耗后就都集体下岗,安安静静躺在后台,不给电池添乱。是不是感觉科技面前,人比电池更容易焦虑?
可是等等,你以为这个功能能让你的电池“长生不老”?咱们先冷静一下。官方都说了,这属于“延缓”,不是“阻断”,车子只要不拆电池就有消耗,低功耗省得只是那几根能断的流。啥意思?就像你家里关了电视、关了空调,但电表依然在溜达——总有点没办法的地方。用户还是得定期看着,别以为开了“低功耗”就能一觉睡到天明,醒来电池满满。技术再牛,也不能变魔法,超现实的事咱就别指望了。
其实说到底,这问题不是特斯拉独一家。燃油车也有电瓶,绝不是插电车才“玩剩电”。所有车都逃不过“静养也要喝水”的规律。哪怕熄火再彻底,电瓶也会偷偷摸摸溜走点电。现在只不过大家用电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花里胡哨,“哨兵”、“远程连接”这些陪你熬夜的“大保健”,都在点滴消耗中玩着命。
但不得不说,这条路特斯拉走在别人前面,有先见之明。别人还在纠结怎么把车做得够酷炫,特斯拉提前帮你把“电池损坏”想在前头。你说是不是羡慕?功能一波又一波,OTA更新非常“贴心”,都快赶上手机迭代了。虽说不能一步到位,无限电池时长是做不到的,但这种思路挺值得点赞。其实车企都该琢磨琢磨,别光想着堆新配置,也要替车主考虑点电池长寿。说到底,再帅的外观,比不上能用得住的电池实在。
但网上也有不少质疑声:这个低功耗,说是降低消耗,实际能省多少,一些老车主心里更有数。有的说,车放一个月还是掉电,功能再“省”,电池本身老化也是个坑。特斯拉的电池虽然号称“耐造”,但环境、温度、频次都影响着它的健康。有网友戏谑道:“车放着没电,还以为电动车就是个‘大号充电宝’。”玩笑归玩笑,但实际用车体验才最扎心。
补个冷知识:低功耗模式其实和手机上省电模式差不多,都是把一堆后端高耗功能关掉,让主要系统苟延残喘。车主图个安心,有防护措施总好过啥都没有。你总不能期待厂商给你装上一块“永恒电池”吧?这不是钢铁侠,都是凡人。哪怕是低功耗,车还是要你惦记着,定期查查电量,不然哪天你着急开车,发现和“电瓶车”又不一样。
讲真,这种功能出现,背后反映一个现实:技术再牛,也要和人的使用习惯打配合。国内车主不少是新手刚从油车“转岗”过来的,电车“养生”可没那么简单。有人买车只是看充电快不快,却没注意车子停着也要“续命”。你说来搞笑吧,买车买了个“大号手机”?用车变成“日常科学实验”。
但再说回来,即便有了这些功能,还是不能掉以轻心。驾驶员必须像照顾宠物一样,时刻关注自己座驾的健康。每隔一段时间查查剩余电量,偶尔给车充个电,不然临时有事儿出行,小概率事件就成了大麻烦。电动车和燃油车一样,该维护还是要维护。指望一套“鬼神秘技”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是电视剧,不是现实。
有些人吐槽说,现在买车比买彩票还刺激。车企天天更新,车主天天担心电池,科技眼花缭乱,最终还是考自己手艺。数据上来看,全球范围内,新能源领域电池损耗、续航焦虑已是老大难题。从锂电池结构到车载系统,厂商都在拼命优化,但物理规律这道坎,想跳过去要再等个十年八载吧。与其焦虑“省不省”,倒不如学会如何和车子好好相处。
业界其实很清楚,谁解决了“电池静放不咋掉电”的难题,谁就是下个行业霸主。这也是为何特斯拉“低功耗模式”一出,行业都得议一议,家家户户思考怎么跟上节奏。想要电池健康,厂商努力一半,司机勤快一半,谁也偷不得懒。老话讲得在理:家里的东西,再好用,还是得靠人细心。
现在想想,也许这功能的出现是种提醒。用车不是“甩手掌柜”,更像是“养护关系”。低功耗模式不是神药,是保护电池的一道防线。它让车主意识到,科技和习惯得配合着用。厂商发明,用户维护,才能让车子越开越顺心。你说是不是?省电、保养、盯着用,有点像照顾家里的老电器,偶尔检查下才有安全感。这个过程,没人能替你偷懒。
再比如,有人会问,能不能再智能点,自动发现电量低就提醒车主?这个没错,智能提醒已成主流,就像手机的低电量警告,有些车已能做到远程通知。但说到底,还是人主动才靠谱。毕竟OTA推送再智能,电池健康还是离不开“人车交流”。懒得管,车厂再怎么省电,最后也是纸上谈兵。
有人用段子形容现在的用车体验,“开车像养猫,省电全靠细心。”其实挺贴切,车不是宝贝,但也得关心。低功耗模式能帮你一点,剩下的得靠自己琢磨。电池的寿命,不光靠科技,更多靠人品和动作。别以为靠省电就能万事大吉,该看电量还得看。毕竟,科技再迭代,有些问题依然没办法一键解决。
车主心态也要变一变,别看到新功能就以为车企能包办一切。开车和养车都是门学问,聪明人都“以防万一”为主基调,这些年车圈不就流行“相信科学,别迷信奇迹”?厂商能做的,是尽量降低风险,用户要做的,是学会科学管理。两者结合,才是不限品牌的最佳用车公式。夸张点说,以后车主可能还会有“电池守护师”这种新职业——谁能做到让车静放也没事,谁才是真正懂科技的人。
唠到这里,其实大家都该清楚,低功耗模式不是万能钥匙。防止“躺着掉电”这事儿,永远都比买宝马送钥匙难。技术进步没完没了,人心焦虑也是常态。用车这事儿,既要靠科技的手,也要靠自己的脑。只有俩把手都紧了,才能让“电池焦虑症”慢慢变成路人话题。
说到底,你怎么看待这次特斯拉推出的“低功耗模式”?你觉得以后新能源车主还会遇到什么和电池相关的烦心事?一起聊聊你的看法,也许你的经验能帮到更多“小白”车主。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