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5 日,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的一则内部反思引发行业关注:在 7 月下旬的年中干部大会上,他直言 “过去奇瑞把员工的时间不当时间,非常不人性化”,就冗长会议、周末加班等问题向全体员工致歉,并推出 “周末禁会”“精简 30% 会议” 等改革举措。这位以 “坦诚敢言” 著称的车企掌门,正以管理变革为切口,为奇瑞的高质量发展按下 “加速键”。
尹同跃的反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直指奇瑞高速发展中积累的管理沉疴:
会议泛滥与加班成疾:此前,奇瑞员工常面临 “无准备会议”“拖堂会”“周末会议” 等问题,尤其异地员工因周末加班难以与家人团聚,精力消耗严重。尹同跃在后续会议中点名批评未落实 “周末禁会” 的部门,强调 “这是价值观问题”。
三条铁律破局:为扭转局面,奇瑞推出刚性改革措施:
周末禁会:周六禁止组织公司级会议,保障员工家庭时间;
三不原则:禁止无准备会议、禁止发言啰嗦、禁止会议 “拖堂”;
领导带头:要求管理层 “多下现场、少进会场”,从根源上减少低效沟通。
员工反馈显示,改革已初见成效:“过去经常加班到深夜,周末被会议占满,现在终于能平衡工作与生活。” 这种对 “人的价值” 的重视,正在重塑奇瑞的组织活力。
尹同跃的管理变革,与其近期在公开场合的 “敢言风格” 一脉相承,形成独特的品牌人格魅力:
论坛上的 “脱口秀式发言”:在 2025 中国汽车论坛上,他直言奇瑞 “胆子小,跟着别人干好事也干坏事”,调侃 “参加了反内卷会议,却还是卷了价格战”,以幽默坦诚的态度直击行业急功近利的痼疾,引发共鸣。
反内卷的战略转向:尹同跃明确表示,奇瑞已调整战略,“不再追求销量排名,而是聚焦品质、创新与服务升级”。他呼吁行业 “多比品牌、比研发,少比销量、比速度”,甚至提出车企应成为 “出海的文明使者”,避免在海外市场延续内卷。
这种 “自省 + 务实” 的风格,不仅为奇瑞赢得年轻受众好感,更传递出企业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突围” 的转型决心。
尹同跃敢于推动深层改革,底气来自奇瑞稳健的发展基本面:
全球市场表现亮眼:2025 年 7 月,奇瑞集团销量 22.44 万辆(同比增 14.7%),其中出口 11.91 万辆(同比增 31.9%),1-7 月累计出口 66.93 万辆;更成为国内首个累计出口突破 500 万辆的品牌,连续 22 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新能源与全球化双轮驱动:7 月新能源销量 6.54 万辆(同比增 44.1%),瑞虎 7、捷途旅行者等车型在海外市场持续热销,全球用户超 1670 万,海外用户近 500 万;《财富》世界 500 强排名跃升至第 233 位,跃升速度全球车企第一。
这些成绩印证了奇瑞 “全球化 + 技术研发” 战略的有效性,也让管理改革具备了 “试错空间”—— 通过提升内部效率,将更多精力投向核心技术(如混动系统、智驾研发)与海外本地化运营。
奇瑞的改革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共性命题:当规模增长触达瓶颈,管理效率与组织活力将成为新的竞争力。尹同跃的举措撕开了传统车企 “重规模、轻管理” 的面纱,证明 “对员工的尊重” 与 “企业的高效能” 并非对立 —— 减少无效内耗,才能让团队聚焦研发创新与市场突破。
对奇瑞而言,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能否将 “精简会议” 的决心延伸至更深层的组织架构优化、人才激励机制革新,将决定其能否在新能源与全球化的下半场竞争中持续领跑。而尹同跃的反思与行动,或许已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