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

内饰重新设计,2026款奇瑞瑞虎9实车亮相,将于9月27日上市

奇瑞放大招!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

最近刷汽车资讯,一条消息在车友圈炸了锅——2025年9月16日,奇瑞官方放出猛料:2026款瑞虎9实车正式亮相,重点升级内饰设计,确定将在9月27日上市!

这时间卡得够紧的,从官宣到上市只有十来天。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评论区瞬间两极分化:"这内饰终于不土了!""就改个内饰就敢叫新款?"

要知道,瑞虎9作为奇瑞冲击15-20万级中型SUV市场的"扛把子",上市才一年多就着急改款,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算盘?

是被长安CS95、哈弗H9逼得"坐不住"了?

还是奇瑞憋着大招要在年底销量冲刺阶段"硬刚"合资?

今天咱就从这次"内饰重新设计"入手,扒一扒奇瑞这波操作到底是真升级还是换汤不换药。

第一部分:2026款奇瑞瑞虎9内饰设计——内饰到底改了啥?奇瑞这次是动真格还是"换皮"?

先把时间线理清楚:2025年9月16日官宣,9月27日正式上市,这个节奏在车圈算是快的了。厂家一般会提前好几个月预热,这次奇瑞只留了十来天,可见对这款车的信心。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那关键问题来了:这次改款到底改了哪儿?

是真刀真枪地动刀子,还是换个配色糊弄事儿?

从曝光的实车照片和官方陆续透露的信息看,2026款瑞虎9的核心变化确实集中在"内饰重新设计"这五个字上。外观基本维持老款的硬派造型,毕竟7座中型SUV该有的块头和气势不能丢,那种方方正正的车身线条、粗壮的镀铬前格栅、高高的离地间隙,这些都是这个级别SUV的"面子工程",动了反而不伦不类。

但内饰这块,奇瑞这次是真下了狠心,几乎是推倒重来的节奏。

具体来说,这次内饰升级主要动了三把刀,每一刀都砍在了老款用户吐槽最多的地方。

第一刀砍向了中控布局,老款瑞虎9采用的是一体式连屏设计,看着挺科技但实际用起来有些问题。

2026款这次改成了独立式设计,全液晶仪表盘搭配悬浮式中控屏,屏幕尺寸和显示效果都有提升。

这种独立式设计的好处是显示层次更分明,开车时看仪表盘不会被中控屏的内容干扰。空调出风口也经过了重新设计,整个中控台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物理按键进一步精简,大部分功能都整合进了触控面板,整个中控台瞬间清爽了一大截。

这设计思路明显是对标理想L7、问界M7那套"极简风"——用屏幕整合功能,用触控替代按键,让车内空间看起来更有科技感。

第二刀砍向了用料,这可能是老款车主最不满的地方。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老款虽然官方宣传说自己是"软包内饰",但实际上中控台、门板上还是能看到不少硬塑料,用手一摸就能感觉出来那种廉价感。

座椅用的是仿皮材质,夏天坐久了黏糊糊的,冬天刚上车硬邦邦的像坐在冰块上。

2026款这次把用料标准拉满,中控台、门板全换成真皮加软性材质包裹,连副驾前方的面板都加了缝线装饰。这种工艺以前只在合资品牌的高配车型上见过,现在奇瑞也舍得下血本了。

座椅升级成了Nappa真皮,高配车型主驾支持12向电动调节,外加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三件套。

官方还特意做了个对比实验:老款座椅夏天暴晒后表面温度能飙到50℃以上,烫得人弹起来;2026款因为用了透气真皮加通风系统,温度能控制在35℃左右,基本上不会有那种"火烤屁股"的感觉。

第三刀砍向了智能配置,这也是老款最让人诟病的地方。

老款瑞虎9的智能驾驶辅助只在顶配车型上有L2级辅助驾驶,中低配连自适应巡航都没有,这在2024年之后简直就是"开倒车"。

现在别说新势力品牌了,就连自主品牌的十万级车型都开始全系标配辅助驾驶了,你一个卖十几万的车还在搞"高低配差异化",用户能不骂街吗?

2026款这次学了"卷王"比亚迪的套路,全系标配L2级智能驾驶,包括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这些基础功能,不会再出现"买了低配像买了个半成品"的情况。

高配车型还增加了360°全景影像加透明底盘功能,倒车的时候能在屏幕上看到车底情况,新手停车再也不用手忙脚乱了。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语音助手也升级了,支持连续对话和场景化指令,比如你说"我困了",系统就会自动播放舒缓音乐、开启座椅按摩、调节氛围灯,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一条一条地说指令。

当时很多人看完实车照片嘀咕:"这不就是抄理想、问界的作业吗?"

但仔细一想,奇瑞这波操作背后有深意。

2024到2025年,国内中型SUV市场彻底变天了,新势力品牌把15到20万价位的"豪华感"标准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理想L7虽然卖三十多万,但它的内饰用料、屏幕配置、智能交互,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原来SUV的内饰可以做得像客厅一样舒服。

问界M7虽然便宜一些,但华为那套智能座舱系统,流畅度和功能性吊打一大片传统车企。

传统燃油车要是还守着"老三样"——塑料内饰加小屏幕加少配置,消费者分分钟用脚投票。

奇瑞这次改内饰,本质上是在"补课",把用户最在意的"看得见的豪华感"补上,才有资格在这个价位继续混下去。

第二部分:奇瑞瑞虎9——为啥着急改款?奇瑞到底在怕什么?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可能有人要问:瑞虎9上市才一年多,销量也没崩盘,月均还能稳定在四五千台左右,为啥着急改款?

难道是被对手逼急了?

还是市场出了什么大变化?

先看市场大环境,2025年的15到20万级中型SUV赛道已经"卷"成绞肉机了。

一边是自主品牌的"价格屠夫",比亚迪唐DM-i起售价15.98万,长安CS95起售价14.79万,这俩货拿着"油电同价"的大杀器疯狂抢市场。

唐DM-i最狠的地方是综合续航超过一千公里,城市用电郊区用油,既省钱又没里程焦虑;CS95则是靠着"大空间低价格"的策略,把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另一边是新势力的"科技碾压",理想L7虽然卖31.98万起步,价格贵是贵,但它拉高了整个行业用户对"智能座舱"的预期。

现在很多用户去4S店试驾,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摸屏幕、试语音、看辅助驾驶,谁的车机反应慢、语音识别差、辅助驾驶功能少,就被pass掉了。

问界M7起售价24.98万,华为那套鸿蒙座舱系统,流畅度和生态丰富度把传统车企甩了好几条街。

合资品牌也开始"怂了",丰田汉兰达、大众途观L这些曾经的加价神车,现在都在降价促销,原本三十万级的配置下放到二十万出头,就为了稳住市场份额。

瑞虎9夹在中间就尴尬了。

价格卡在15.29万到20.39万,比自主品牌贵一点,比合资品牌便宜一截,但配置和智能化水平既比不过新势力,用料和品牌力又打不过合资。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用户最直接的反馈是什么?

车友论坛上到处都是这样的帖子:"这车开起来挺稳,空间也大,底盘扎实,但坐进去感觉不值这个价——内饰太素了,像租来的车。"

还有人更直白:"花十七八万买个奇瑞,回老家过年都不好意思跟亲戚说,怕人家觉得我混得不行。"

这话虽然扎心,但反映的就是现实。

再看奇瑞自己的算盘。

瑞虎9本来是奇瑞冲击高端的"门面担当",之前的瑞虎8主打10到15万,瑞虎9要往上够20万,目标是打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

但2024年前11个月销量只有四万七千多辆,月均四千多台,远低于预期的十万加。

问题出在哪?

不是产品力不行,瑞虎9的三大件——2.0T发动机加8AT变速箱加四驱系统,在同级都能打,底盘调校也是请的国际团队,开起来稳当舒服。

空间更不用说了,七座布局,第二排腿部空间充足,第三排虽然不算宽敞但应急完全没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看起来不够高级"。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消费者走进4S店,围着车转一圈,外观觉得还行,够硬朗够大气,但打开车门看到内饰,立马觉得"差点意思",那种失落感影响购买决策。

奇瑞也不傻,拿着用户调研报告和竞品对比数据一分析,发现问题就卡在"内饰豪华感"这个点上。

于是2025年初就启动了"内饰重新设计"项目,不是小修小补那种换个方向盘、改个配色的操作,而是推倒老设计,对标新势力和合资高端车型重新做。

为啥动作这么快?

因为奇瑞很清楚: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是自主品牌SUV"大洗牌"的窗口期。

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燃油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谁能先把"豪华感"和"性价比"结合好,谁就能在15到20万这个最肥的价位站稳脚跟。

等到2026年市场格局彻底固化了,再想改就来不及了。

说白了,奇瑞这次改款不是"被逼无奈",而是主动出击。

与其等着市场份额被比亚迪、长安、新势力一点点蚕食,不如提前放大招,用"内饰"把老用户的抱怨堵住,把潜在用户的犹豫打消,趁着年底购车旺季狠狠冲一波销量。

第三部分:2026款奇瑞瑞虎9——改个内饰就够了?奇瑞还得过几道坎?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现在问题来了:2026款瑞虎9把内饰升级了,就能在15到20万级SUV市场"翻身"吗?

恐怕没那么简单。

从产品层面看,内饰升级只是"补短板",但要真正打动用户,奇瑞还得回答三个灵魂拷问。

第一个问题是价格会不会涨。

老款瑞虎9起售价15.29万,顶配20.39万,价格区间已经很敏感了。

2026款内饰用料、配置全面升级,研发成本、材料成本肯定上去了,这部分钱最终肯定要算到车价里。

如果起售价涨到16万以上,那就撞上比亚迪唐DM-i的枪口了。

唐DM-i起售价15.98万,油电混动综合续航超一千公里,用车成本比纯燃油车低一大截,而且比亚迪的品牌号召力现在如日中天,瑞虎9拿什么跟人家硬刚?

如果维持老价格不变,那奇瑞的利润空间就被压缩了,后续降价促销的空间也没了。

这就是个两难选择:涨价怕丢销量,不涨价怕没利润,奇瑞到底会怎么选,9月27日上市就见分晓。

第二个问题是智能化能不能跟上。

虽然2026款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但对比新势力品牌,这个水平只能算是"及格线"。

理想L7的辅助驾驶能实现高速NOA,也就是在高速公路上自动变道超车、自动进出匝道,驾驶员只需要扶着方向盘监督就行;问界M7的语音助手能控制全车功能,连天窗、后备箱、座椅调节都能用语音搞定。

瑞虎9的智能化还停留在"够用"级别,离"好用"还有距离。

OTA升级能力,新势力的车机系统每个月都能推送新功能,比如增加新的娱乐APP、优化驾驶辅助逻辑、修复Bug,让车越用越好用。

瑞虎9的车机会不会也支持"常用常新"?

如果不支持或者升级频率太低,三到五年后这车的智能化水平就会彻底落伍,影响二手车保值率。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第三个问题是品牌力能不能撑住20万价位。

这是最扎心的问题。

消费者买15万的车会觉得"奇瑞性价比高",但花20万买辆奇瑞,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一方面担心保值率,奇瑞虽然这几年质量上来了,但在二手车市场的认可度还是不如合资品牌,三年保值率大概左右,比汉兰达的差了一大截;另一方面担心品牌档次,开着一辆20万的奇瑞回老家,七大姑八大姨可不管你这车配置多高、空间多大,人家只看车标,"哎呀,花这么多钱买个国产车,怎么不加点钱上个合资?"

这种话听着糟心但确实存在。

对比一下:同样20万,可以买大众途观L的中配,品牌溢价加保值率都有保障;可以买比亚迪唐DM-i的顶配,智能化加油电混动一步到位;凭啥选瑞虎9?

奇瑞给出的答案是"七座大空间加越野性能",瑞虎9有四驱版本,最小离地间隙200mm以上,能应付一般的烂路和雪地,但这个差异化卖点能不能打动足够多的消费者,还得市场验证。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从行业竞争看,2026款瑞虎9上市后,最直接的对手会做出什么反应?

长安CS95可能会跟进降价,本来就比瑞虎9便宜,现在压力大,不降价销量肯定守不住;比亚迪唐DM-i可能会推出"内饰升级版",用更豪华的配置巩固15到18万价位的统治力,毕竟比亚迪现在财大气粗,研发投入舍得砸钱;合资品牌大概率会"装死",反正品牌力在那儿摆着,不急着跟自主品牌"对攻内饰",等自主品牌打完价格战再收拾残局。

如果2026款瑞虎9的销量没起来,奇瑞可能会在半年后被迫降价促销,那这次改款就彻底白费了。

消费者会想"既然会降价,我再等等",形成恶性循环。

说到底,奇瑞这次改款是场"豪赌",赌的是用户愿意为"内饰豪华感"买单,赌的是15到20万价位还有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赌的是传统燃油SUV还能再扛两年。

---

第四部分:2026款奇瑞瑞虎9——这些疑问你中枪了吗?

2026款瑞虎9实车亮相后,评论区瞬间变成"辩论现场",有人叫好有人骂街,咱挑几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聊聊。

有人质疑:"就改个内饰就叫新款?

发动机、变速箱都没升级,这不是割韭菜?"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这个质疑有道理,但得分两面看。

老款瑞虎9的三大件本来就够用,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92千瓦,百公里加速8秒出头,油耗百公里9升左右,在同级里算中等偏上水平,没有明显短板。

8AT变速箱平顺性和响应速度也都不错,四驱系统应付一般的烂路和雪地完全没问题。

如果把这些都换了,研发周期至少两年起步,成本也会翻倍,最后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车价可能得涨到18万起步,那还有多少人会买?

用户投诉最集中的就是内饰,奇瑞这次抓主要矛盾改,反而是"对症下药"。

当然,如果价格涨幅超过一万块,那确实有"换皮割韭菜"的嫌疑,到时候市场会用销量给出答案。

还有人纠结:"15万买个自主品牌七座SUV,不如加点钱上汉兰达?

保值率差太多了!"

汉兰达确实保值,三年保值率左右,瑞虎9大概,但别忘了"加点钱"是加多少。

汉兰达起售价27.48万,比瑞虎9贵12万以上,这12万够买辆代步小车了。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而且汉兰达中低配的配置真心寒酸,织物座椅、小屏幕、没有辅助驾驶,要配到跟2026款瑞虎9一个水平,至少得30万往上走。

如果预算就卡在15到20万,汉兰达根本不在备选范围;如果预算能到27万以上,那也不会只看汉兰达和瑞虎9,理想L7、问界M7、腾势D9都可以考虑,选择多得很。

也有人吐槽:"七座SUV第三排就是鸡肋,还不如买五座的舒服?"

这得看用车场景。

如果家里就两口人偶尔出游,七座确实用不上,而且第三排坐成年人确实憋屈,腿部空间有限,长途坐着难受。

但如果是三代同堂——老人加夫妻加小孩,或者二胎家庭,七座就是刚需了。

周末带全家出门,五座车得开两辆,七座车一辆搞定,省油省心还能增进感情。

而且瑞虎9的第三排支持放倒,放倒后后备箱容积1930升,能塞下婴儿车、露营装备、大件行李,灵活性是五座车比不了的。

不用的时候就是"大号后备箱",用的时候就是"移动客厅",这才是七座SUV的真正价值。

还有人问:"现在都2025年了,还买燃油车?

新能源不香吗?"

新能源确实香,用车成本低、加速快、智能化高,但燃油车在某些场景下还是有优势。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比如跑长途,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两小时是常事,尤其是节假日,充电桩前面排十几辆车,等得人心焦;加油五分钟搞定,进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点吃的,出来就能继续上路。

比如自驾游去偏远地区,充电桩覆盖不到的地方,燃油车随便找个加油站就行,新能源车趴窝了只能叫拖车。

比如家里没固定车位装不了充电桩,每次去外面快充,一度电一块五到两块钱,成本和便利性都不如燃油车。

2026款瑞虎9的目标用户,很多就是"家里第一辆车、需要兼顾城市通勤和长途自驾"的人群,对他们来说燃油车反而更省心。

当然,如果奇瑞后续推出瑞虎9的插混版,类似唐DM-i那种,既能用电又能用油,综合续航一千公里以上,那竞争力会更强。

结语:2026款奇瑞瑞虎9——奇瑞这次是"背水一战"还是"提前卡位"?

从2025年9月16日官宣2026款瑞虎9这一步就能看出:奇瑞已经意识到,15到20万级SUV市场不是"慢慢磨"的时代了,要么快速补短板抢份额,要么等着被新势力和比亚迪挤到墙角。

这次"内饰重新设计"就是奇瑞交出的第一份答卷,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豪华感,把"奇瑞只会做性价比"的标签撕掉;用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证明自主品牌也能玩转智能化。

但说实话,改款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9月27日上市之后。

瑞虎9改款实车曝光,这次内饰“整容”要硬刚谁?-有驾

定价策略准不准?

15到17万是黄金区间,太贵了没人买,太便宜了又显得没诚意。

营销话术硬不硬?

能不能把"内饰"讲成"价值重塑",让消费者觉得这钱花得值。

售后服务稳不稳?

老用户会不会觉得被抛弃,"我去年刚买的车,今年就出新款,那我这车不就成老古董了?"

这些都会影响2026款瑞虎9的生死。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你手握15到20万预算,要买一辆"能装家人、能跑长途、内饰不丢人"的七座SUV,你会选"改头换面"的2026款瑞虎9,还是"老牌劲旅"汉兰达,又或者"科技新贵"问界M7?

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看看大家到底站哪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