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长安冲刺500万辆 全球前五谁领先

近中国车圈的大事,莫过于两大“国家队”巨头——中国一汽和中国长安,几乎在同一时间亮出了同一个“小目标”:到2030年,年销量要冲上500万辆!这可不是随便喊喊口号,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战略布局和雄心壮志。要知道,这个数字可是当前全球车企前五名的“门票”级别,比如比亚迪去年卖了427万辆就排到了第五。那么,一汽和长安这“南北双雄”凭什么敢定这么高的目标?他们各自又有什么“杀手锏”?另一大央企东风汽车又在忙啥?咱们今天就来盘一盘。

目标相同,路径各异

先看一汽,人家在7月底的代会上就明确了“六个超过”的硬指标,非常具体:整车销量超500万辆,智能网联新能源车要卖到300万辆以上,自主品牌得突破200万辆,海外市场也要拿下70万辆。这目标清晰得很,就是要在新能源和自主品牌上发力,同时加速全球化。计划分两步走:前三年打基础调整,后两年巩固转型,终在2030年全面开花。

一汽长安冲刺500万辆 全球前五谁领先-有驾

再看长安,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整合了长安汽车等117家公司)同样锚定500万辆,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他们更强调“全球化”和“新能源”的深度结合: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要超过60%(算下来就是300万辆起步),而海外市场销量占比更是高达30%,也就是要卖出去150万辆!这个海外目标,比一汽的70万辆高出一倍还多,野心不小。长安的思路是,未来五年要向全球推出50多款新能源车,打造7款以上能卖30万辆的“全球爆款”,阿维塔、深蓝、启源三大品牌要齐头并进。

东风蓄势,政策加码

一汽长安冲刺500万辆 全球前五谁领先-有驾

另一大巨头东风汽车集团,虽然还没正式公布2030年的具体数字,但也没闲着。去年10月他们就放出话来,未来五年要在自主新能源百万辆的基础上,加速冲击300万辆新能源销量,推动公司总销量重回400万辆大关,甚至挑战更高目标。从旗下东风柳汽和岚图品牌各自公布的2030年海外目标(30万和50万辆)来看,东风对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也不低,加起来甚至超过了一汽整体的70万辆目标。

为什么三大央企都把500万辆当成一个重要节点?答案很现实:这是跻身全球顶级车企俱乐部的门槛。看看2024年的全球销量榜,前五名低的Stellantis都卖了553万辆。想成为“世界一流”,规模是硬道理。

更关键的是,背后有国家政策在“推波助澜”。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明确要对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不再只看短期利润,更看重技术突破、市场占有率和未来发展潜力。国资委领导也直言不讳,央企在新能源领域“步伐还不够快,成效还不够明显”,须加力加速。这考核方案一出,等于给一汽、长安、东风们吃了“定心丸”,可以更放手大胆地投入研发和市场开拓了。

一汽长安冲刺500万辆 全球前五谁领先-有驾

长安亮剑,一汽稳扎

从今年前7个月的表现看,长安新能源销量(45万辆,增长48.8%)和一汽自主新能源(14.5万辆,增长95.5%)增速都很快,东风新能源(40.2万辆,增长6.8%)相对平稳。长安新集团成立后,动作频频:要打造百万辆级的新能源平台“香格里拉”,投入超2000亿元搞研发,新增上万人科技团队,还布局了电池、IGBT、智能驾驶(天枢技术)、Robotaxi甚至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野心勃勃。一汽则强调要转型为“世界一流移动出行科技公司”,稳扎稳打推进五年计划。

结语:中国汽车新篇章

一汽、长安、东风这三大央企,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压舱石”。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500万辆和全球前五,绝非偶然。这既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也是响应国家战略、参与全球竞争的然选择。一汽的“六个超过”扎实稳健,长安的“全球化+新能源”组合拳凌厉迅猛,东风也在蓄势待发。在政策东风的助力下,这场“500万辆竞速赛”已经鸣枪。谁能率先撞线?谁又能真正成为世界级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未来几年,中国车市的“国家队”大戏,绝对值得咱们车迷持续关注!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正在加速书写。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