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们,最近车圈里的大事件,你们都听说了吗?
AITO问界家,那个曾经靠着华为的“光环”迅速崛起的M7,现在端出了一个“全新”的版本。
这名字一出,就知道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大干一场”的节奏!
预售价格从28.8万直奔38.8万,这是什么操作?
明摆着就是要跟特斯拉Model Y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剖析一下,这个“全新问界M7”,究竟有何资本敢挑战“电车巨头”,又比自家“增程兄弟”理想L6有哪些过人之处。
这背后,是华为“黑科技”的强大驱动,更是中国消费者对“理想座驾”的殷切期盼。
“脱胎换骨”的M7,这次是真的不一样!
首先得说,这次问界M7的升级,绝非“小修小补”,而是从根基上的“革新”。
老款M7,说实话,它的底盘骨架还是基于传统燃油车的平台,虽然经过了改造,但在整体的协调性和纯粹性上,总显得有些“局促”。
而这次,华为可是下了血本,直接采用了与问界M8同源的“华为途灵平台”。
这可是华为为新能源车“量身定制”的“亲儿子”,从车身架构到底盘调校,无不贯彻着纯电的理念。
这扎实的基础,为它后续的精彩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你看它尺寸的变化,长宽高都比老款“扩容”了不少,尤其是轴距,一下子增加了210毫米,直接突破了3米大关!
这意味着什么?
车内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那绝对是“宽敞到奢侈”。
想想看,家中有老人小孩,谁不期盼一个“舒展自如”的乘坐环境?
这M7,算是精准地抓住了“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
外观设计上,这次更是与老款“判若两人”。
车身线条流畅,圆润中不失力量感,前脸那对如同“炯炯双眸”般的日间行车灯,仿佛是M9的“精华缩影”,科技感扑面而来。
前脸中央的贯穿式饰条,还巧妙地隐藏着华为智能驾驶的“蓝色信标”,这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整体前脸采用了封闭式设计,既符合新能源车的“时代潮流”,又不失稳重,整体风格是那种“内敛而大气”。
侧面看,半隐藏式的门把手,全新设计的轮毂,都透出一股“精致”的韵味。
车尾的设计,贯穿式尾灯与透明装饰板的结合,更是科技感拉满,夜晚点亮时,辨识度绝对不输。
内饰“新境界”:鸿蒙座舱的魅力,不止于此!
步入车内,那更是“别有洞天”!
问界M7直接将“鸿蒙座舱”的最新成果搬了上来。
15.6英寸的中控屏?
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是16.1英寸,而且分辨率直接飙升至3K!
这细腻的画面呈现,堪称“指尖上的视觉盛宴”。
一旁的10.25英寸副驾娱乐屏,虽然有人觉得屏幕面积稍显不足,但能在旅途中,为副驾乘客提供专属的娱乐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提升”。
更让人欣喜的是后排的升级!
17.3英寸的大尺寸后排娱乐屏,这简直就是“移动私人影院”的配置!
再加上那个7.3升的车载冰箱,炎炎夏日,随时能享用冰镇饮品,这生活品质,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这车,是真的懂得如何让出行“有滋有味”。
动力“双保险”:增程与纯电,总有一款“契合你的节奏”!
此次M7最引人注目的升级之一,便是其动力系统的“双管齐下”。
告别了单一的增程模式,现在可是“增程+纯电”双重选择。
先来看看增程版本。
发动机升级为全新的1.5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160匹马力,相较老款提升了8匹。
更关键的是,它配备了前后双电机,总功率高达533匹!
对比老款四驱版449匹的动力,这一下“暴涨”了84匹,加速性能可谓是“如有神助”。
更重要的是,CLTC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315公里,这足以覆盖大部分城市通勤的需求,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再加上1465公里的综合续航,即便是长途旅行,也能让你“畅行无阻,心无旁骛”。
再来看看纯电版本。
提供了后驱和四驱两种驱动形式。
后驱版拥有309匹马力,CLTC续航710公里。
四驱版综合功率526匹,CLTC续航660公里。
虽然纯电版的综合续航较增程版略短,但纯电模式下那种“丝滑如绸”的驾驶质感和“静谧无声”的驾乘体验,是任何燃油动力都难以比拟的。
如果您家充电条件优越,日常通勤距离也适中,那么纯电版本无疑是您拥抱“未来出行”的最佳选择。
华为“智驾”赋能:这“智慧”才是核心竞争力!
谈到华为,其“智能驾驶”系统,绝对是其核心的“杀手锏”。
全新问界M7直接搭载了“乾崑ADS4增强版”以及“高阶版”两套系统。
尤其是高阶版,直接采用了与问界M8相同的“前后双激光雷达”配置,辅以各类高清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这套感知硬件组合,简直是将“全方位的路况洞察力”武装到了牙齿。
无论是高速驰骋还是城市穿梭,都能实现高阶的智能领航。
在拥堵的城市交通中,这套系统简直就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想象一下,在繁忙的通勤时段,您只需安坐车内,品味一杯香浓的咖啡,欣赏窗外的景致,车辆便能将您安全、平稳地送达目的地,这种体验,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
与Model Y、理想L6的“正面交锋”:M7的实力几何?
或许有人会问,M7的各项配置听起来很美好,但与Model Y和理想L6相比,它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
先拿理想L6来说。
L6的预售价格区间,比M7的增程版本要低一些,车身尺寸也稍显紧凑,轴距也短了110毫米。
而且,L6仅提供5座布局,而M7则有6座可选。
动力方面,L6的增程器和电机功率,相较于M7的增程版本,都略显逊色,纯电续航里程也少了约100公里。
在智能驾驶方面,尽管L6 Max版拥有不俗的算力,但M7的双激光雷达方案,在实际的感知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上,可能更具优势。
再来看看特斯拉Model Y。
Model Y的价格区间与M7的纯电版本有重叠。
尺寸上,Model Y定位为中型SUV,而M7则属于中大型SUV,尺寸上的差异相当明显。
Model Y同样仅提供5座布局,而M7则有6座选择。
不过,Model Y的后备箱空间相当可观,放倒后排座椅后可扩展至2022升,这方面与M7的表现不相上下。
动力方面,Model Y的后驱和四驱版本,功率均不及M7的纯电版本。
纯电续航里程方面,Model Y的表现与M7的纯电版本大致相当。
在智能驾驶领域,Model Y采用的是纯视觉方案,虽然算力强大,但考虑到国内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政策限制,华为的ADS4系统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其感知和决策能力,可能更胜一筹。
总而言之,全新问界M7在车身尺寸、内部空间、动力表现(尤其是增程版本),以及智能化驾驶辅助方面,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对于有家庭用车需求的消费者而言,6座座椅的灵活布局、充裕的续航里程,以及强大的智能驾驶能力,这些都是Model Y和理想L6难以全面企及的亮点。
购车指南: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那一款?
面对全新问界M7多达12款的配置选择,许多消费者可能会感到眼花缭乱。
在此,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精简的购车建议。
首先,关于动力类型的选择。
如果您是家庭用户,日常通勤主要依赖电力,而长途出行需求偶尔才会出现,那么增程版本无疑是“最睿智的选择”。
315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足以满足您绝大多数的日常出行场景,而且长途旅行时,也无需担忧充电的问题。
如果您家充电条件便利,并且追求极致的纯电驾驶体验,那么纯电版本也值得考虑,但其价格相对较高,长途续航的顾虑依然存在。
在确定了动力类型后,我们再来看看具体的配置。
增程版本提供了Pro+、Max、Ultra三个档次。
关于座椅布局,如果家中育有子女,那么6座版本无疑是“首选”。
若无子女,5座版本也足以满足日常需求。
在配置方面,若预算宽裕,直接选择Ultra版本,它提供了最全面的配置,一步到位。
若预算稍显紧张,Max版本也足以应对日常的大部分需求。
纯电版本方面,我个人倾向于直接排除后驱版本。
既然选择了纯电,就无需过于纠结那一点续航的差异,直接关注Max和Ultra版本。
同样,Ultra版本是“全能型选手”,而Max版本则是“实用主义者”的优选。
老款M7的“市场传奇”,新款M7能否续写辉煌?
坦白讲,老款问界M7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当时消费者对“智能化”汽车的渴望。
然而,其产品力上的不足,也是有目共睹的。
而这次的全新问界M7,从技术层面来看,可谓是“焕然一新”。
无论是在平台架构、内部空间、动力性能,还是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都达到了当前行业内的一流水平。
如果上市时的定价能够更加“亲民”,或许月销破万,甚至冲击2万台的销量目标,都并非遥不可及。
毕竟,参考上个月的销量数据,老款M7尽管因换代原因销量有所下滑,但其曾经创下的月销近3万台的记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
而理想L6和Model Y的销量佳绩,也反衬出在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的旺盛需求。
全新问界M7,它的到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更新,更是携带着“诚意”与“实力”而来。
它能否继续书写“市场传奇”,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不过,就这产品力而言,您认为它能与Model Y“正面叫板”吗?
这出好戏,我可是“稳坐钓鱼台”等着看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