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

一位开了20年车的老司机在论坛发帖吐槽:“汉L DM这车,5米长的车身、3.9秒破百的加速、油耗才0.7L,起售价20.98万——参数强到离谱,结果月销量连1000台都卖不到! 我这老炮都看不懂了。 ”这条帖子瞬间引爆评论区,有人附和“比亚迪飘了”,也有人质疑“现在买车的人到底图啥? ”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汉L DM的纸面实力堪称“六边形战士”。 顶配的DM-p版本搭载1.5T发动机加双电机,爆发出544匹马力,红绿灯起步直接碾压3.0T燃油车,甚至能让隔壁车道的BBA车主探头张望。 更绝的是,这么猛的性能,综合油耗只要0.89L,即便是亏电状态也才5.7L,比同尺寸燃油车省一半油钱。 入门版的DM-i虽然加速慢到6.9秒,但0.7L的油耗和纯电通勤能力,对家庭用户来说更实用。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底盘用料也毫不含糊。 前双叉臂悬架替代了老款汉的麦弗逊结构,过弯时侧倾明显减少,后五连杆铝合金悬架配合云辇-C系统,能根据路况自动调节阻尼。 开过汉L DM的车主形容“过减速带像压过一块棉花”,高速变道时又稳得像轨道车。 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和算力254TOPS的英伟达芯片,理论上能实现城市领航,硬件堆料比同价位的宝马3系、奔驰C级还狠。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可这些硬核配置换来的却是惨淡销量。 上市首月只卖出1417台,第二个月勉强涨到1453台,到了第三个月直接跌破千台大关——DM-i版本甚至只卖出不到100台,加起来才4100多辆,还不到小米SU7同期销量的一半。 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单店压货20多台,销售直言:“客户进门就问能不能优惠2万,和当年抢秦PLUS的场面天差地别。 ”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问题首先出在“脸”上。 汉L DM延续了比亚迪家族式的“龙颜”前脸,5050mm的车身虽然气派,但和老款汉相似度太高。 有车主调侃:“开半年了,小区保安还问我是不是没换车。 ”反观同价位的小米SU7,低趴溜背造型开上路就有人拍照,深蓝SL03的机甲风设计也让年轻人一眼种草。 内饰更是劝退现场:中控屏边框能停航母,棕色木纹饰板被吐槽像“老干部茶室”,而竞品早已用上超窄边屏幕和电竞风氛围灯。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品牌认知成了另一道枷锁。 调研显示,比亚迪在消费者心中仍牢牢绑定“网约车”和“家用首购”标签。 当销售卖力介绍汉L DM的座椅按摩功能时,客户却反问:“开滴滴要按摩有啥用? ”更尴尬的是,老款汉DM降价到16.88万起,让消费者觉得“都是汉,多花4万买L版纯属冤种”。 而预算充足的用户直接转头买特斯拉或小鹏,觉得“开出去更有面儿”。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智能体验的短板也在放大。 虽然标配激光雷达,但实际使用中语音指令常延迟1-2秒,自动泊车时歪歪扭扭卡不进车位。 有车主无奈道:“还不如自己停得快。 ”而同期的问界M5已能做到“一把入库”,小鹏的语音助手甚至能听懂“我饿了”这种模糊指令。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真实车主反馈呈现两极分化。 满意的用户狂赞续航扎实:有人实测用84%电量跑完171.8公里,全程开空调还能超官方数据;亏电油耗稳定在4.2L左右,比同级别燃油车省三分之一。 配置更是越级碾压:25万顶配给到冰箱、16个丹拿音响、座椅通风按摩,比宝马3系连加热都要选装厚道太多。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但槽点同样尖锐。 低配版轮毂完全遮住红色卡钳,被吐槽“土味设计”;5米车长让新手停车头皮发麻,一位女车主抱怨:“每次倒车手心都冒汗”。 智驾功能成了摆设,多数人坦言“只有高速敢用,市区还是自己开更靠谱”。

比亚迪王炸新车!长超5米,3.9秒破百+双叉臂,油耗0.7L,没人懂-有驾

市场对比更显残酷。 汉L DM定价比Model Y便宜近2万,800V平台成本比极氪007低4万,但消费者不买账。 小米SU7用生态绑定手机用户,理想靠亲子社群提升黏性,而比亚迪还在用“省油省钱”打动用户——这套逻辑在15万以下市场无往不利,放到20万+战场却瞬间失灵。

终端销售数据暴露了深层危机。 汉L DM的客户中,70后占比超过40%,而小米SU7的“90后”车主高达65%。 一位95后消费者的话很犀利:“参数表赢不了人心,我要的是上车就想拍照的方向盘,不是省那几毛油钱。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