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得聊个大事儿!
你说这汽车圈,是不是总有点儿啥事儿搅和得大家不得安宁?
这不,理想汽车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这次,是他们的法务部站出来硬刚了!
事情是这么个情况。
8月6号那天,理想汽车产品线的一个负责人,汤靖,他在微博上转发了张截图,据说是什么“网络水军组织抹黑理想汽车的兼职群”。
这汤靖哥,也是个直肠子,顺嘴就说了句:“能不能拉我进群,我这儿有两台车,MEGA和L9,我一天能发一千条。” 嘿,这句话一出,下面网友可就炸锅了,纷纷喊话理想法务部,说“赶紧查查,这帮人太不像话了!”
没过两天,8月7号,理想汽车的法务部就发声了。
他们说,收到了不少车主的举报,反映各种网络平台上,突然冒出很多关于理想车主的负面信息,而且都挺误导人。
更绝的是,他们核查发现,这些负面信息是24小时不间断地在好几个平台密集发布的,而且内容高度相似,一看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法务部直接下了定论:这事儿“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
咱们再往前倒腾倒腾,李想CEO本人,也在抖音上说过,自己最近“被黑得挺惨”。
他还拿L9、MEGA、i8上市时候的那些事儿举例子,说每次新车一出来,总有“黑水军”捣乱,而且每次背后都有不同的品牌在操控,用的都是专业的水军团队。
李想哥这话说得挺实在:“每一次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品牌在操控,这一次我们也知道哪个品牌在操控,但是其实背后也都是专业的水军机构。” 这话,听着就有点硝烟味儿了。
说到这儿,就得给大家唠唠,为啥这些“水军”这么能折腾?
其实,他们玩的都是“情绪操纵”和“信息污染”的那一套。
他们会抓住一些大家普遍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车辆的某些小毛病,或者车主在使用中碰到的个别情况,然后无限放大,再配上点煽动性的话,就能轻易激起一部分人的不满。
拿理想汽车来说,它主打的是“家庭科技SUV”,特别注重舒适、智能和空间。
比如说,理想L系列车那个大尺寸的中控屏,清晰度和流畅度都是顶尖的。
后排的“老板座”,更是不少家庭用户的最爱。
我有个朋友,当初买L7,就是看中它空间大,老婆孩子坐着舒服,长途开车也不累。
他说,每次开着L7出去,感觉就像带着个“移动的家”,孩子在后排看动画片,老婆陪着,他自己开车,享受的是那份安静和科技感。
这种体验,很多追求纯粹驾驶乐趣的车给不了。
可问题是,就像李想说的那样,每次新车一出来,总有人跳出来说“理想汽车要倒闭了”、“这车设计太丑”、“油耗高得离谱”等等。
特别是那种“乱停车”、“车主素质差”之类的标签,更是精准打击用户,试图从用户层面瓦解品牌。
你想啊,咱们花钱买车,谁不想自己的选择是被认可的?
结果一上网,就看到一大堆说你是“韭菜”、“智商税”的,谁心里能舒服?
所以,理想汽车法务部这次硬气回应,可以说是顺应了许多车主的期待。
他们不仅要保住品牌形象,更要保护用户的正当权益。
这可不单单是“公关”,更是对“网络暴力”和“恶意抹黑”的一次正面较量。
再看看抖音这次的举动。
抖音黑板报也发了声明,说收到了理想汽车的投诉,并且正在积极处理。
他们对那些“借事件不当蹭热、恶意炒作的内容及账号予以处置”,具体包括什么呢?
像是“借此炒作营销”、“重复模仿恶搞或者拍‘理想车主乱停车’”、“人身攻击理想车主”、“自己改头像谎称被‘封禁’”等等。
这一下,算是把那些“蹭热度”、“带节奏”的账号给点出来了。
抖音作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影响力可不是盖的。
要是平台能真正落实内容审核和管理规则,对那些恶意传播假信息、诽谤攻击的行为一点不姑息,那对净化整个网络环境,保护品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咱们都知道,跟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那真是越来越快。
但这也意味着,假信息、谣言,甚至网络暴力,也变得更猖獗了。
尤其是在汽车行业,一个新技术的应用,一个新车型的发布,都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想想以前的“自燃门”、“刹车失灵门”,有多少是经过严谨核实的?
又有多少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达到商业目的?
就拿理想汽车的MEGA来说,作为一款高端纯电MPV,它在设计上确实走在前沿,那种“子弹头”的造型,是为了极致的空气动力学,也确实挑战了很多人对MPV的固有印象。
也正是因为它的“不走寻常路”,招来了一些议论。
有人说它“像棺材”,有人说它“不接地气”。
这些声音,虽然有些是基于审美差异的讨论,但也不排除其中夹杂着恶意攻击和舆论引导。
理想汽车的法务部这次回应,说了“欢迎舆论监督,倾听用户心声”,同时又强调“见不得光的黑力量,挑战法律底线的,必将承担法律后果”。
这句话说得真到位!
我们当然欢迎理性的讨论和有建设性的批评,比如针对车辆性能、配置、价格的分析,这些对品牌来说都是有益的。
但如果是那种纯粹为了黑而黑,甚至攻击到个人,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咱们想想,一个车企,付出了多少心血,才把一辆车从图纸变成现实?
这背后有多少工程师的汗水,多少设计师的心血,多少销售人员的奔波?
结果呢?
被一群躲在屏幕后面的人几句话就否定了,甚至把辛苦买车的用户也一起抹黑,这公平吗?
其实,咱们普通消费者买车,看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性价比、舒适性、安全性,还有品牌带来的价值感。
理想汽车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用户,正是因为它抓住了大家的需求,比如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它提供的空间、智能和舒适,是很多其他品牌难以企及的。
我认识的很多理想车主,他们对自己的车都挺满意的,也愿意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用车感受。
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声音被负面信息淹没,甚至被污名化时,他们当然会感到不舒服。
这次抖音平台的介入,算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这表明,主流平台也意识到,维护一个健康、真实、有序的网络环境,是平台发展的根基。
一个充满虚假信息和恶意攻击的平台,最终只会失去用户和商家的信任。
所以说到底,这次事件,不光是理想汽车和抖音之间的一次“互动”,更是对当下网络生态的一次“体检”。
它让我们看到,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怎么辨别真假,怎么抵制“网络水军”,怎么保护企业的正当权益和用户的名声,已经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理想汽车的法务部,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我们不怕被监督,但绝不容忍被恶意攻击!
对于那些想通过非法手段损害企业和用户利益的“黑力量”,法律的制裁,终究会到来。
那么,咱们作为普通消费者,该怎么看待这些信息呢?
我觉得,保持冷静,多方了解,不轻易相信,不随意传播,这或许是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毕竟,每一辆车,都承载着车主的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想想看,你精心挑选的爱车,因为一些没有根据的说法就被贴上了标签,这滋味肯定不好受。
而那些制造这些标签的人,他们也许还在得意地等着下一轮“任务”。
但说实话,这种通过“黑”来“红”的方式,终究走不远。
对平台来说,怎么建立更有效的举报和审核机制,怎么识别和打击“黑水军”的惯用伎俩,都需要不断努力。
毕竟,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需要大家一起守护。
那么,你对这次理想汽车和抖音的回应,有什么看法吗?
你平时在网上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让我们一起为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网络环境努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