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门店为何集体空柜?根本买不到车

“一天亏2000元,还不如直接关门! ” 福州一家电动车专卖店的老板指着空荡荡的展厅叹气。 原本堆满车辆的店面,如今只剩几张宣传单在风中打转。

这不是个别现象,2025年9月新国标实施后,全国多地电动车门店集体“空柜”,消费者跑遍全城也难买到一辆车。

旧国标车库存积压超2万辆的城市,同时面临“无车可卖”的窘境。 这场荒诞的供需断裂,背后是一场政策、供应链与企业策略的“三重绞杀”。

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门店为何集体空柜?根本买不到车-有驾

清仓期与上市期的死亡交叉

新国标设定了三个月的销售过渡期,旧国标车可销售至11月30日。 这原本是为商家清库存留的窗口,却意外制造了市场真空。

大品牌早在政策明确时就启动清仓,通过打折、以旧换新等手段快速消化库存。 到10月下旬,旧国标车仅剩零星尾货,线上平台更是全面下架。

但新旧车型的切换并非无缝衔接。9月1日后,厂家虽被要求停产旧车、转产新车,但新国标车至今未能大规模上市。

广州一家门店经理透露:“新车到货时间连厂家都给不出准信。 ”政策的本意是平稳过渡,但清仓节奏与生产节奏的错位,直接掐断了市场供应。

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门店为何集体空柜?根本买不到车-有驾

从塑料到电池的“换血”

新国标对材料的硬性要求,让整个供应链被迫重构。 塑料使用比例被压缩至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普通ABS材料需升级为阻燃改性ABS,成本从1.2万元/吨飙升至1.8万元/吨。

棘手的是核心部件的防篡改设计。 新国标要求电池、控制器、限速器“三位一体”锁定,杜绝解速、改装。 这意味着电池仓结构、车架材料甚至线束规格全部需要重新设计。

而合规零部件的批量到货速度远低于预期,部分工厂因等待新配件已停工半月。 供应链的“多米诺骨牌”从材料厂推到整车厂,最终卡住了门店的展台。

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门店为何集体空柜?根本买不到车-有驾

3C认证排起长队

新车上市必须通过3C认证,但如今认证机构已被“挤爆”。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透露,新国标新增2-3项检测标准,认证周期从两周拉长到一个月以上。

更关键的是,认证流程的拥堵具有连锁效应。所有车企挤在同一时间节点送检,导致合规车型无法及时投放市场。有经销商抱怨:“厂家说认证卡在流程里,我们除了干等毫无办法。 ”

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门店为何集体空柜?根本买不到车-有驾

清库存与试水市场的两难

面对新国标,车企的决策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断层。头部品牌如爱玛、雅迪凭借提前布局,迅速完成生产线改造,它们反而刻意延迟新车上市,因为过早推出新国标车会冲击旧车清仓。

另一方面,车企对新车定价心里没底。 新国标车因材料升级,成本普遍上涨300-700元。 为试探市场,多数品牌选择“小步快跑”:先在核心城市开体验店限量投放,再根据反馈调量产策略。

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门店为何集体空柜?根本买不到车-有驾

头部与中小厂商的生死赛跑

新国标正在加速行业洗牌。 爱玛、新日等头部企业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早已实现新车型量产;而中小车厂大多停产观望,有企业高管承认:“生产线已停工,等认证下来才能切换。 ”

上游供应商同样冰火两重天。 一家北方注塑厂老板说:“车厂停工,我们只能跟着等订单。 ”

生产北斗定位系统、智能电控的企业却订单爆满。新国标强制要求经营性车辆安装定位模块。 这场变革中,合规成本正成为压垮中小玩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