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车展热闹开场,国产车崭露头角,智能科技成新卖点

对于这次成都国际车展,我其实有点感慨。啥叫车展?说白了就是一群“汽车圈”人士邀来各路豪杰,一块秀肌肉、拼颜值、拼技术、拼噱头的集体大联欢。走进展馆,首先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烟火气:人头攒动,各家品牌扛着自家最牛的产品亮相,喇叭喧天,灯火通明,你要不提前做点功课,现场还真能看花眼。

今年这个车展,小道消息说,来了120多个品牌,1600多款车,这阵仗,跟菜市场大集似的。摆在你面前的不是大葱跟韭菜,是纯电的、混动的、六座的、五座的,国内的、进口的、刚下线的、概念车都有。大伙都在争一个场面,争个未来。

有一个现象我不得不说一下,前几年车展,主角大多还是那些老牌合资、百年车企,国产车只是陪跑。今年不同了,国产车不但能站C位,能出彩,还能引领潮流,跟世界级选手掰手腕。这变化快得让人惊讶。

就说让人印象深刻的比亚迪。比亚迪在车圈火是应该的,这年头新能源就是“风口上的猪”,你不上,机会直接溜掉。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今年展会上的U8L,开门见山地告诉你:“我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豪车,我们是新时代的智驾大玩具。”它的那套浮水功能,明里暗里都在说:“意外发生时,我有办法,让你多一条活路。”你说这不是对“安全”话语权的再定义吗?以前买豪车拼颜值,现在还得拼残酷路况下的“命”。但你想想,有多少人真的会用得上这个功能?会不会像“香蕉型防水手表”一样,天天用不着,但你就是觉得安心?这背后其实是大家生活越来越焦虑,买东西偏爱各种“安全感”的反映。

再比如被频频提及的鸿蒙智行。别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个智能系统,我却觉得,这事有点像手机刚智能化那阵,新鲜又带点窥探未来的纵深感。现在车不是工具了,是智能终端,越来越像移动的“家+办公室”。你坐进去,开车、听歌、办公、视频会议都能来,你还能顺便和AI聊两句。想想以前贴车窗膜、加导航都得后装,现在一切都在升级。

成都国际车展热闹开场,国产车崭露头角,智能科技成新卖点-有驾

说到这,真正让我觉得“不简单”的,是零跑汽车。零跑不是啥百年企业,年轻得很。这次成都车展,零跑突然冒头站了C位,B01的第一万台车刚交付,B10还放出一手新花样。你说为啥它能“出圈”?你仔细琢磨,秘诀其实只有四个字:“高性价比”。

我们常说一句话:“买东西要物超所值。” 你试试,市场上找一辆15万内能上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续航能跑650公里、三电核心技术达到主流水准而且颜值又高的SUV,有几款?基本没有。国产新能源还在“性价比”赛道上死磕,这其实就是卷自己,把羊毛薅给消费者。零跑很聪明,嗅到了新能源汽车消费主力人群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女性买车,选车,已有了审美+科技+舒适+智能的高要求。所以突然来个“摩根粉”车色——试问现在哪个女性不爱粉嫩嫩的东西?更难得的是,这粉色不是单纯“美容”,背后还得支撑整个车系基因的多样化。

人机交互,那个被说烂的“智能座舱”,以前是忽悠人用的,现在真成了拉分的关键。高通8295芯片+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配置这东西就是比拼科技底蕴。零跑跟别人玩命堆料,账面数据亮眼,并且还把用户实际体验放在最前面,一坐进来就是一种“科技包裹感”。有人会问,这些鸡肋功能到底能不能用得上?有人打个比方——有些新科技,可能你觉得不到用的那一天用不上。但有朝一日需要时,没有你麻烦就大了。

还有零跑B10,这玩意表面上只是换了个粉色,背后其实意义挺大。传统汽车都说:“大气,商务,运动”,现在零跑谈“温柔”“女性友好”“高颜值”,算不算“审美换代”?这其实是消费升级、生活方式升级。在车展这样的大场合上,一个品牌能如此针对不同人群做细分市场,这是懂经的表现。虽然它家汽车当初很难跟老牌对手拼“底层基因”,但敢“另辟蹊径”,靠科技、体验、审美的新共鸣取胜,这很中国品牌。

成都国际车展热闹开场,国产车崭露头角,智能科技成新卖点-有驾

还有点我想聊的。汽车以前是家庭大件,买回来用上十年也不见得喜新厌旧。现在年年有新车、套娃般推新配置,到处是“7座换5座,5座变4座”,后备箱空间一会儿折腾大、一会儿折腾小。零跑C16玩了个多变座椅,你可以按需灵活布局。归根到底,是厂家终于肯为乘客的真需求下功夫了。从单一模型到可选空间,是从机械到人文的转向。

想起身边朋友讨论今年的车展,吐槽最多的还是一句话:“怎么选?”你说谁刚需激光雷达,谁需要650公里续航,谁对摩根粉一见倾心,难道不是厂商抓住了“分众消费”的精髓?这正是现在全民“碎片化审美”的体现。

成都国际车展热闹开场,国产车崭露头角,智能科技成新卖点-有驾

其实问到底,这场车展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是给了中国品牌一次“扬眉吐气”的现场直播。你认真去看,哪怕是华丽外表背后,大家还是在技术/体验/消费观这几条主线上,拼命拉,中国汽车终于没有“被动接受”。以前让外国企业带着跑,现在是国内玩家直接开辟新路线。比亚迪、零跑这些国产顶流,代表着“用创新重新洗牌”的决心。有人问,这些创新究竟是真实用还是表面功夫?说得再直白点:真伪创新最后都得让市场检验。

当然,也有人担心,“卷”到头会不会伤了自己?你硬凑一堆花里胡哨的功能而忽略造车基本功,噱头再多也没用。但现在看,主流品牌越来越了解自己用户的底气,比如腾势说要主打稳重,理想要抢“大三联+大家庭”,零跑则盯着“高科技+大颜值+女性市场”。定位清楚,各自美丽。

你再想一想,每年车展如“试金石”。今年你出风头,有了新技术新产品,但明年还得再突破。消费者不傻,人家知道什么是真体验、什么是做样子。所以厂商不进步就淘汰,进步慢了也没人买账。这就像一场你追我赶的“马拉松”,每个赛段都可能有人笑到最后。

成都国际车展热闹开场,国产车崭露头角,智能科技成新卖点-有驾

说到底,成都国际车展只是汽车这场大戏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科技消费品崛起的窗口。未来的车,到底会往哪儿进化?很简单,还是人性——智能得有温度,体验得贴合实际,创新得落到实处。有颜值还得有思想,吸引年轻人、女性、不同家庭新需求。谁能最早摸到准这条脉,谁能拼到最后。

回看这次车展,老品牌在自我更新,年轻品牌拼命抢滩,消费者人群越来越多元,有人追求极致科技,有人痴迷外观,有人看重实用兼顾多变。各种需求在分化,也在重新重塑中国汽车的“新江湖”。

成都国际车展热闹开场,国产车崭露头角,智能科技成新卖点-有驾

成都国际车展嗨过了,2025年又在打磨新品,大家明年又会见到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会不会有更多代表中国制造的品牌冲出国门? 什么是下一个车圈“爆款”? 会不会有“爆绿”版本、爆蓝版本,把家用和时尚、科技和实用都揉在一块?

这些问题大家都没答案。但就是这种未知,才让人期待。国产车暴走的时代来了,一切才刚刚开始。

成都国际车展热闹开场,国产车崭露头角,智能科技成新卖点-有驾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