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平价Model Y价格直降掀波澜,税收抵免结束成导火索,销量与前景隐忧并存
特斯拉直接把招牌Model Y标准版价格砍到3.999万美元,简单点说,就是比以前便宜了11%,这一下估计不少那些一直盯着电动车却犹豫不决的美国人坐不住了。平价来得太巧,就在美国联邦政府7500美元税收抵免停摆节点上,特斯拉等不及了,利索地做了降价处理。走进美国门店你能瞧见销售员脸上都写着一点小紧张——税补没了,单子能不能撑得住,全指着这轮新定价救场。你说马斯克这人吧,总有点“要让世界热闹一把”的天分,哪怕员工还在讨论哪个部件该减配,哪处能再抠抠成本。改了啥?平价版外观删掉了灯条,保险杠一刀切到极简,尾灯也默默缩水;轮毂乖乖收缩到18英寸,大一点的19英寸得加钱;颜色选项瘦身,灰、白、黑三色,黑还要多掏1000美元,白的更夸张要1500美元。内饰能减都减:玻璃车顶干脆砍掉,第二排8英寸触摸屏不见了,扬声器数目“腰斩”,氛围灯说拜拜,方向盘也从电动调成手动。老师忍不住碎嘴一句,现在买特斯拉跟买廉价快餐似的,想更好只能选配加钱,你要全面享受豪华还得多掏腰包。
现场气氛吧,其实挺微妙的。Model Y和Model 3同时降价,这算盘拨得噼里啪啦,纽约州政策一加持,Model 3标价直接打到3.499万美元,Model Y是3.799万美元,瞬间下探消费者心理防线。当然,政府刺激政策的时效性就像小学生写作业前的鸡血,过阵子谁还记得啊。销售桌前你能听见老客户一边啧啧称奇,一边又给新人递刀:“你要买还是得快点,这价估摸着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弄得本来只想凑热闹看看的人都心痒痒,后面的小伙子直接悄悄把银行APP打开了,旁边女销售整顿着宣传册还嘴上敲边鼓:“买电车得趁早,保不准回头政策一变又贵回去了。”那气氛和刚刚放暑假的超市抢冰棍差不多,喧哗中都透着一股“再不出手就亏大发”的焦虑。老师看在眼里摇头笑,这年头,连马斯克都跟老北京糊涂小贩似的,得赶着政府政策开裂前最后一波清仓甩卖哄抢。
可真要掏钱也不是谁都敢的。标配版Model Y的续航官方说能搞到321英里,硬是比之前高配的后驱版少了10%。买家微信群里就炸了锅,你一句“这差个几十公里对咱有啥影响?”,他一句“高速上心里到底还是虚”。后排没了独立触摸屏,小孩玩不了游戏,家长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抵触。朋友们聚会边嚼汉堡边讨论,说以后特斯拉也学会了国产车那套策略,功能划区、拆零售卖,“缩水”的理由每次都能讲出新花样。有人会感慨,特斯拉这次真像极了‘收割剩余价值’,先攒票再慢慢放“降配大招”,一波油水可不能便宜了消费者啊。老师讲到这儿忍不住唠叨一句,电动车新势力已经越来越像做快消品的,前头刚推配置,后脚又立马降配、压价、做促销,套娃似的套路可千万别玩过了头,别把老用户给伤透心了。
说到马斯克,他2018年嚷嚷着“三角洲之下一定会有2.5万美元车”,结果这事年年跳票。今年投资者还旧账重提,他直接怼过去:“去掉自动驾驶再卖2.5万美元?纯属愚蠢!”。这态度比隔壁班主任晚点名还生硬。实际操作里特斯拉越来越“重自动驾驶,轻新车”了,硬是把焦点从新车型挪到了“智能方向盘”身上。有营销经理都在底下嘀咕,“我们还没研讨摄像头组装,他光在推无人驾驶,老用户都快不认识自己那辆特斯拉了。”旁边玩模型的小王说,现在Model Y听着新颖,实际上就是“减配改壳”,那份创新劲头捏在票子上。机器人概念和完全自动驾驶听着炫,可消费者关心的还是实打实的日常体验和买车的舒心程度。
就算这样降价,特斯拉还是有不得不低头的现实。公司汽车销量其实已经连续好几个季度疲软了,朋友圈里不少马斯克粉转黑,说他政治色彩越来越重,比亚迪、大众等车企蚕食市场,产品线又老得“掉牙”,新东西又迟迟不上。三季度交付量虽然全球新高,接近50万辆,比分析师预期都高,老师私下里忍不住想,背后大概率还是优惠、补贴跟打鸡血似的催出来的需求虚高。第三季度销售旺,上周公布的财报里已经写进去了,咱看看下个季度,各种优惠一收紧,特斯拉能不能没喘气地把数据接上,这回是场硬仗。
降价策略在资本市场可没掀起什么水花。新车发布当天,特斯拉股价开盘闻风收窄到不到0.9%,闭市反倒跌了超4%,弄得不少投机客都骚骚地说,“本以为要来个炸裂Roadster,结果又是缩水配置割草老把戏”。还有投资人分析,补贴到期逼出来的抢购只是短期利好,过了风头,疫情后大家钱包都捂得紧,特斯拉又没发布全新量产车型,像Cybertruck这种“玩具”只热一阵,远不如当年Model Y、Model 3能稳住市场。
说点八卦,Cybertruck自2023年底开始送货到现在,八次召回,折腾得特斯拉工程部门够呛。发布会那天特意用X平台录了个预告,吊吊粉丝胃口,最后主推平价Model,却让等着看超跑Roadster的那波人心态有点崩。朋友圈里有爱凑热闹的说:“感觉马斯克把所有未来的戏份都给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了,平价车暂时也救不了大家想象力。”老师板凳都快坐穿,忍不住嘟囔,特斯拉的剧本还真够跳,老板思路变得比美剧还快。
别忘了,今年股价就像洗三温暖一样,第一季度还暴跌了36%,第三季度又傲娇地反弹了40%,光是马斯克个人9月中旬买了约10亿美元股份这一动作,就把股价硬撑上去不少。周二新车型发布,市场反应依然冷淡,毕竟大家盼的不是“低配版压价”,而是那台标志性创新的下一代新车。实在要说,马斯克和特斯拉团队这场“平价过冬”的变阵,只能算解一时燃眉之急,真能否让销量曲线持续向上,还是要看非降价的那种质变创新。
再绕回现场,老师溜达了一圈,瞧着试驾区排队的热闹劲,心里明白,今天想“捡便宜”的多,明天想“扎根生活”的少。买车和找对象差不多,都追求新鲜感,但最后靠不靠谱还得看过了蜜月期后的耐磨不耐磨。马斯克风格的特斯拉,不缺话题,不缺高光时刻,但市场自己的路,只有一线销售和用户最清楚。新一轮价格战,短期成交多半还能热闹一阵,等补贴利好一消,等大家对“缩水套餐”失去新鲜感,再往后,特斯拉的新车型、自动驾驶和用户口碑,哪个掉链子都可能是下坡路的起点。
所以,细品这波平价Model Y和Model 3大动作,不仅仅是比拼价格,更像是在和时间赛跑,看看最后留住的是刷卡冲动,还是长远的用户归属。要说赢面,现在局势真说不准。特斯拉若不拿出像样的创新,光靠减配和优惠,玩几轮,老用户就该心寒,新用户还会不会继续冲击,老师真得打一串问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