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朋友圈里讨论买车的人,语气都变了?
不再是“续航够不够”,而是“这车还能不能免税”。
就在上个月,工信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了个公告:从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车想继续免购置税,得先过一道新门槛——能耗限值。
听起来像技术文件,但它的刀锋,正悄悄划向你我正在看的那些车型。
以前,能上绿牌、续航达标,基本就能免税。
但从明年开始,光跑得远不够,还得“吃得少”。
一辆车百公里耗多少电、混动模式烧多少油,全都有了硬杠杠。
比如纯电车,必须低于国家标准GB 36980.1—2025的电耗上限;插电混动车,油耗要比传统燃油车限值低上一大截。
这意味着什么?
过去靠大电池堆续航的“电老虎”,可能要出局了。
而那些真正把电驱系统做精、做省的车,才配留下。
我朋友上周去试驾比亚迪海豚,销售还信誓旦旦说“肯定能免税”。
可按新标准一算:整备质量约1400公斤,百公里电耗官方标称14kWh左右。
而新国标在这一质量段的限值,大概在12.5kWh上下。
超标近12%——这车,大概率要“落榜”。
反倒是体型更小的海鸥,电耗压到10kWh出头,轻巧又省电,妥妥的“合规选手”。
特斯拉Model 3呢?官方电耗11-12kWh,底盘轻、电机效率高,大概率能过关。
但一些主打性能、整备质量逼近2.1吨的国产中大型轿跑,电耗动辄15kWh以上,想达标,难了。
这政策像一面筛子。
筛掉的是粗放扩张时代的“大块头”,留下的是真正会“过日子”的技术派。
它不鼓励你靠堆电池换续航,而是逼你把每一度电都用到刀刃上。
说到底,新能源车的红利期正在从“买得起”转向“用得精”。
未来两年买车,别只看宣传页上的NEDC续航数字。
多问一句:“这车符合2026年的新能耗标准吗?”
查一查它的型式认证电耗,算一算它能不能进《减免税目录》。
否则,省下的购置税可能高达上万元,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沉默成本”。
所以啊,下次去4S店,别光听销售讲故事。
带上这份标准,像挑家电一样挑车——看能效,算细账。
毕竟,真正聪明的消费,不是买最贵的,而是让每一分钱都稳稳落袋。
祝你选的车,不仅跑得远,更能“走得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