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不造车?揭秘“玻璃霸主”如何用舒适区思维避开新能源赛道!

为什么福耀集团没有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福耀不造车?揭秘“玻璃霸主”如何用舒适区思维避开新能源赛道!-有驾

福耀集团其实在全球都是响当当的企业,他们生产的汽车玻璃已经成了行业标杆。比如你开着车出门时,车窗看到的世界,没准都是福耀的“杰作”,这家公司连老牌车企和顶级跑车制造商都合作,还有个“世界玻璃大王”的称号。可是,有一个问题特别有意思——福耀集团这么强,怎么就没想着自己造车呢?尤其是现在,全社会都在追捧新能源汽车。

嗯,刚开始咱们可能会觉得,福耀这情况吧,咋看都应该挺顺手的对吧?造车又不是啥无解的难题,别人小米手机的都能转行干得风生水起,福耀靠着深厚的工业制造背景和技术积累,是不是也能“大展拳脚”?不过话得说回来,有点细节还真值得琢磨,要不咱们来剖剖,为啥他们没动呢?

福耀不造车?揭秘“玻璃霸主”如何用舒适区思维避开新能源赛道!-有驾

首先福建自己的汽车产业在全国是稍显低调的,甚至有点“形单影只”的意思,现在提到啥热门汽车品牌,你不会下意识想到福建省吧?周边的兄弟邻居省份,广东的比亚迪、小鹏汽车简直成了“当代网红”,浙江也有零跑汽车啥的,安徽的奇瑞和蔚来也常上新闻热搜,甚至江西都有江铃汽车。但咱别提福建是不是有啥拿得住的车企了,连最早做得还行的东南汽车,现状也是不太乐观。

要是福耀说:“好吧,那我上场试试”,这对整个福建的汽车产业来说,说句实话,绝不是一条普通的新闻,而是可能震惊四方的大事,政府一说不定立刻就下场支持,政策绿灯开到底,拿地补贴也不在话下。如果把这一切看成一盘棋,那福耀不仅是马前卒,可能直接是这盘棋上的帅,当地的资源和支持肯定会到位。

福耀不造车?揭秘“玻璃霸主”如何用舒适区思维避开新能源赛道!-有驾

有些人心里会琢磨,造车可不是随便搞点生产线就能搞定的事,对企业实力要求太高了。像小米这种,根本没汽车制造的经验,跳车做车结果难免被质疑。但福耀不一样他们本就跟汽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在安全性技术这块儿,福耀更是直接满足了现代汽车安全的核心需求。你车玻璃的强度、抗撞击性能,是车上最容易反映这家公司造车技术的细节之一,所以如果他们真要造车,倒不是像跨界,而更像是“升级服务”,有内核,有产业基础,嗯,没准对消费者来说靠谱程度也会高一点。

还有一个因素,不得不提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大家都知道吧,这位企业家不仅能赚钱,而且还蛮会花钱,尤其是舍得在慈善上花。他的名字,跟实干家精神是绑到一起的,像他能放下个人利益、回馈社会的那种魄力,市场里也是相比其他“高调热炒”企业,多了一种天然信任感。假如福耀真的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我感觉凭着曹德旺的企业风范,说不定能带来一波市场红利,当然咱也不能指望啥都简单了。

福耀不造车?揭秘“玻璃霸主”如何用舒适区思维避开新能源赛道!-有驾

不过造车这事儿,没那么得劲,风险是很大的。不是我给福耀开脱,但有时候选择不做某些事反而成了更稳健的策略。造车要比制作玻璃还难些,造手机说是零件组装就能搞定,可汽车扯上安全问题,责任重大,哪怕一毫米的失误,车主就可能面临无法挽回的悲剧。苹果那么牛的公司,花了10年和数百亿美元研发汽车,可到现在,连影都没见着,我猜他们不是技术做不出来,而是心里一直清楚自己还在权衡这盘棋是否值得下——不做,不一定是能力问题。

所以打个比方吧,福耀现在搞玻璃,像是下水游泳,这本身就是他们的“舒适区”,技术深、市场稳定,风险可控,要赚钱也有门道。可要是跨步去按新能源汽车的“加速键”,舵是稳稳握在手里了,可船没有水就不好走了嘛,是吧?

福耀不造车?揭秘“玻璃霸主”如何用舒适区思维避开新能源赛道!-有驾

那最后咱也别满嘴猜测的,就问一句,你猜他们是还没想过,还是还在规划呢?或者,他们根本觉得市场还没到最佳时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