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起步区:推动功能型无人车开展场景应用

央广网济南7月30日消息(记者刘博伦 实习记者王存浩 赵雨璇)车和路如何变得更聪明?智能公交自动避障、精确进站,快递无人车送货上门,云端平台对路况实时监控……7月30日上午,济南起步区举行“加速冲刺五年成形”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数字城市部专场。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济南起步区12辆无人物流车已经发放牌照,开始测试运营。
济南起步区管委会数字城市部部长秦海蓉介绍,起步区正以“车路云一体化”试点项目为突破口,系统推进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
济南起步区:推动功能型无人车开展场景应用-有驾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起步区宣传文化部供图)
据悉,起步区试点建设具备“基础设施后发优势”“测试环境天然优势”“产业生态契合优势”三大独特优势。由于新区道路处于“新建或刚建成”阶段,管网、电力等预留充分,网联化改造成本低、效率高,为全域联通奠定了物理基础;相较主城区,当前人流车流密度低,为自动驾驶测试提供了安全可控的“试验田”;智能网联产业与起步区主导产业方向高度契合,通过试点可加速聚集“车路云网图”全链条企业,形成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新范式。
当前,试点核心进展聚焦以下三大突破:
以制度为突破,趟好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路径。起步区先后赴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学习先进示范做法,研究制定《“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总体实施方案》,谋划7大领域28项任务“施工图”。为了让无人物流车、环卫车上路有保障,出台《功能型无人车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明确无人车上路测试条件和运营规范,破解合法上路难题。同步起草《车路云系统建设导则》《V2X数据交互标准》,进一步明确技术路径。
以云控中枢为突破,为智慧的车上路行驶提供保障。为实现车辆运行实时监控、智慧管理,达成车路云协同一体化,起步区搭建“车路云一体化”智能平台,实现对测试车辆全域实时监控、数据毫秒级交互,既能通过云端平台进行违法行为监管,又能与交管部门交互,实现路口信号灯与车流信息的动态管理。同时,智慧的车要想在路上跑起来,还需要道路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起步区创新推出“L0至L3四级智能路口”体系,按需部署路侧设备,年底前开放大桥、崔寨全域路网,加快打造自动驾驶“试验场”。
在应用场景上取得突破,打造智慧便利的城区新生态。一方面,积极推动智慧公交等智能网联汽车落地运营,联合济南市公交集团,在起步区开通全市首条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路,车辆在运行场景下可实现交通信号及道路标识标线识别、自主超车、自动避障、精确进站等功能,车辆配备安全驾驶员,确保车辆上路安全平稳。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无人物流车、无人环卫车等功能型无人车开展场景应用。以崔寨安置片区为中心,开展盖世物流园—清宁社区高精地图采集,吸引中通、九识、白犀牛等头部企业开展无人物流测试项目,可降低企业“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30%以上,实现快递“小时达”。同时,以都市阳台、黄河大道为辐射点,划定无人环卫车辆测试路线,启动无人环卫车采购,推动环卫作业智能化升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