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让不少关注国产车的朋友们都有点看不懂了。
这事儿的主角,是咱们自主品牌里的老大哥——奇瑞。
按理说,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在想办法集中力量,把资源用在刀刃上。
可奇瑞呢,一边嚷嚷着要“收紧队伍”,把旗下的星途这些品牌重新整合管理,看着是要攥紧拳头大干一场的样子;可一转眼,又“啪”的一下,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牌,还给起了个特有年代感的名字——“风云”。
这一收一放,可就把人给整不会了。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是下了一盘我们普通人看不懂的大棋,还是老毛病又犯了,又想搞“多生孩子好打架”那一套?
这事儿,咱们得坐下来,像聊家常一样,好好地把它掰开揉碎了聊聊。
首先,咱们得说说“风云”这两个字对奇瑞意味着什么。
这可不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名字,对于奇瑞来说,这俩字就是他们的“传家宝”,是他们的“初心”。
时间倒退回二十多年前,那时候咱们国家马路上跑的,大多还是桑塔纳、捷达这些合资车,国产车还没什么地位。
就在那个时候,奇瑞这个当时还不起眼的企业,硬是憋着一股劲,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辆轿车,就叫“奇瑞风云”。
那台车在当时,简直就是个“搅局者”。
你想想,它的性能不比那些合资车差,可油耗和价格,却便宜了一大截。
皮实耐用,经济实惠,这不正是当时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吗?
所以,“奇瑞风云”一下子就火了,成了那个年代很多人家的第一辆车,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神车”。
正是靠着风云,奇瑞才一战成名,在中国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
所以说,“风云”这个名字,承载的是奇瑞的奋斗史,也装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
现在,奇瑞把这个“传家宝”又给请了出来,先是作为一个混动车型的系列名字,探了探市场的反应。
现在看市场接受度还不错,干脆就直接给它“升官”,成了一个独立的品牌。
奇瑞这算盘打得很精明,就是想借助当年风云积累下的好名声和用户感情,给新品牌一个高的起点,让大家一听这名字就觉得亲切、信得过。
但是,光有情怀是不够的,毕竟现在买车的人,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从之前的数据看,风云系列车型的表现有点高开低走。
比如风云T9,刚上市的时候势头很猛,一个月能卖出八千多辆,可后来就有点后劲不足了。
这说明,光靠一个好名字,还不足以让消费者持续买单。
风云品牌要想站稳脚跟,急需一款能真正扛起销量大旗的“爆款”产品来证明自己。
为了打好这场仗,奇瑞派出了自己的一员猛将——李学用。
这个人可不简单,在奇瑞内部,他是有名的“能打硬仗”的干将。
他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一手打造了捷途品牌。
当年捷途也是个新品牌,李学用没按常理出牌,搞了个“旅行+”的概念,把车和自驾游的生活方式捆绑在一起,一下子就抓住了很多家庭用户的需求。
结果捷途一炮而红,现在成了奇瑞非常重要的销量来源,光是今年上半年就卖了二十九万多辆。
现在,奇瑞把这位营销高手派来掌管全新的风云品牌,意思很明确:给你最好的IP,也给你最能打的将军,这场仗,必须打赢。
有了品牌故事和得力干将,接下来就看“武器”了。
风云品牌独立后的第一款车,叫风云A9L,奇瑞对这台车,可以说是下了血本,把能给的好东西,几乎全都堆上去了。
用奇瑞董事长的话说,这车是学了华为的创新,也学了小米做爆款的方法。
咱们用大白话看看这车有多“狠”。
首先是尺寸,车长超过5米,轴距3米,这大小,跟很多四五十万的豪华轿车差不多了,坐后排都能翘起二郎腿。
可价格呢?
起步价不到15万。
这就是用大一号的身材,去跟小一号的对手竞争,让你觉得花小钱办了大事。
再看车里的配置,也是奔着“顶配”去的。
中控大屏用的是最新的芯片,反应速度飞快;音响系统装了23个喇叭,效果堪比家庭影院;座椅用料讲究,说是母婴级的环保材料,对家里有小孩的特别友好。
动力方面更是厉害,它是个混动车,奇瑞宣称在加满油、充满电的情况下,最长能跑25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从北京开车到广州,中途都不用进加油站。
而且它的加速也很快,开起来很有劲。
智能驾驶方面也找了行业里的顶尖公司合作,能实现很高水平的自动辅助驾驶。
总的来说,奇瑞在风云A9L这款车上的策略非常清晰,就是用远超同价位车型的尺寸、配置和技术,来打造一个“性价比之王”,让消费者看到后觉得“这车太值了”,从而一炮打响风云品牌的名气。
这套打法,和当年第一代风云的成功之路,如出一辙。
然而,就在风云品牌高调亮相的同时,奇瑞内部的另一个动作却让人感到困惑。
他们把之前一直主打高端的星途品牌,连同其他几个产品线,都整合到了一个新成立的“国内业务事业群”里统一管理。
这就有点奇怪了。
星途品牌这几年的市场表现确实不太理想,销量一直上不去,在消费者心目中,高端的形象也没完全树立起来。
所以,把它收回来重新规划,是合情合理的。
可问题是,一边在收缩,把表现不佳的品牌往回拢,另一边又高调地推出一个新品牌,这不就有点矛盾了吗?
这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因为星途这个“大号”没练好,所以想“重开一个新号”试试运气?
而且,这种“多品牌”的战略,奇瑞以前也尝试过,结果并不成功,因为品牌太多,资源分散了,每个都发展不起来,最后反而造成了内耗。
看看现在其他的自主品牌大厂,比如吉利,他们就在做相反的事情,把旗下的一些小品牌整合到像“银河”这样的大品牌里,让品牌形象更清晰,力量更集中。
现在行业的共识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广撒网”更有效。
所以,奇瑞这次的操作,可以说是一场风险不小的赌博。
它赌的是“风云”这个名字的情怀号召力,赌的是李学用这位营销干将的操盘能力,更赌的是风云A9L这款“王炸”产品能一炮而红。
如果赌赢了,风云品牌或许能走出一条和星途不同的成功之路,为奇瑞在新能源时代再立新功。
但如果没能处理好各个品牌之间的定位和资源分配,又陷入了左右互搏的内耗之中,那恐怕又要重蹈过去的覆辙。
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通,我们只能把答案交给市场和时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