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重磅消息!明年起,汽车制动系统将迎来新规!工信部新发布的《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对“单踏板模式”的规范。
告别默认“单踏板刹停”
新规明确指出,所有乘用车在默认状态下不得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完全停车,驾驶员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车辆刹停。这意味着备受争议的“单踏板模式”将不再是默认设置,车主需要在车辆启动后手动选择是否启用。
为什么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
“单踏板模式”曾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颠覆性创新,它简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能量回收效率。然而,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长期依赖“单踏板模式”会改变驾驶员的制动本能,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出现误操作,导致追尾等交通事故。
新规如何保障安全?
除了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新规还对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制安装ABS防抱死系统: ABS可有效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保持车辆稳定性和控制性。
规范动能回收制动: 当能量回收减速度大于1.3m/s²时,车辆须自动点亮制动灯,提醒后方车辆,避免追尾事故。
完善紧急制动信号: 明确紧急制动信号的触发机制,确保后车驾驶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新规对车主有何影响?
新规实施后,车主需要适应新的驾驶习惯。虽然“单踏板模式”不再是默认设置,但车主仍可手动选择启用,并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同时,新规将有效降低“单踏板模式”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新规对车企有何影响?
新规将推动车企对车辆控制系统进行深度调整,以适应新标准。例如,特斯拉、蔚来等品牌需要通过软件更新或硬件调整,确保车辆符合新规要求。
总结
新国标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安全标准迈入了新阶段。它不仅规范了“单踏板模式”的使用,更提升了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为车主提供了更加安全的驾驶环境。相信随着新规的实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们的出行保驾护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