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一组路试照让扫地机器人出身的追觅成为话题中心——这辆未挂车标的SUV,外形竟与宾利添越相似度极高,车顶还装着一圈激光雷达。 看一眼就能戳中热议点:这是致敬,还是直接“借壳”卖豪华梦? 照片里没有厂徽。
细看灯组和车身线条,像是把添越的风格缩放搬来用了。 格栅有微调,但整体气质很难与原版拉开距离。
有人调侃:换个牌子就能当豪车卖?笑skr人。 追觅在9月下旬也发过宣传片,自称要做“超奢旗舰SUV”,镜头里的前脸更贴近库里南的感觉。
媒体还透露,追觅内部将汽车业务拆成两个品牌,一个走主流,一个瞄准顶奢。 目标很明确:直面劳斯莱斯、宾利级别的对手。
问题来了。 模仿能换来长期成功吗?历史并不友好。
上一次相似路线的众泰,最后流言与诉讼缠身,品牌记忆逐渐淡出消费者心智。 设计抄袭带来的短期流量,反而可能埋下侵权和信任的地雷。
从商业逻辑看,风险明显。 被模仿的豪牌会不会维权?消费者会不会买账?研发团队能否支撑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激光雷达说明追觅想往智能驾驶靠,但硬件只是入口。
软实力、品牌积累、售后生态,才是长跑项目。 给出一个现实视角:若想在汽车界站稳脚跟,靠“脸”不够。
得有技术壁垒。 得有差异化的用户体验。
也要承担起售后责任和服务体系建设。 市场不会永远只看外观。
你觉得呢?面对一个外形像宾利、背景是机器人厂商的新车,你会买单还是等着看它被告上法庭?欢迎在评论里说说你的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