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这玩意儿真是绕不开啊,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谁家新车没点OTA推送、辅助驾驶那点“数码味儿”,还真有点不太好意思自称什么“智能座舱”了——不过话说回来,主打中家庭场景的那种车,升级一出还真能整出点小动作么?
比亚迪宋家族最近开始搞大动作了,官方放出风声说OTA大升级,这回搞得还挺狠,热衷体验新鲜事物的车主们小手一哆嗦点开推送,想看看到底是“常用常新”,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宣传套路,心里头肯定都打鼓。
三百八十万,这用户量,说出来都带点科技圈KOL的味道,毕竟这么多年混下来,比亚迪宋L DM-i和宋Pro DM-i一个杠中型SUV市场,一个横扫A级销量,早把新能源SUV这园子盘活了。
估计你我身边都有那么一俩,买了就嚷嚷省油、省心、智能,实际用起来如何,咱们得琢磨琢磨。
首先“天神之眼”,哪个取的名,真有一股神话剧里主角过关斩将那劲头儿——但可别真当玄幻看,这货搭载的DiPilot 100指的是三目版辅助驾驶,传感器数量号称同级秀出来最厚道,芯片算力说是行业排头。
听这意思,遇见那种老司机突发变道,或者隔壁车道有辆急性子的临时加塞,都不怕,系统直接甩出预警,真有点“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开车分神”了。
不过细品啊,这次OTA重点把天神之眼升级了一波,严选了高快领航和智能泊车当拳头卖点。
也就是人家主打那些天天跨市往返的“打工人”家庭,早晚高峰一堵到底,开车不是“用脚”就是“拼命盯”,一旦启动自动驾驶,谁还愿意在方向盘上累成包公脑袋?
30颗传感器加占坑,芯片早早算出来哪条车道能“超车”、哪个路段要“躲远点”,几乎没怎么给人犯错的机会——听起来美滋滋,体验到底咋样,真就要看实打实用车人的反馈了。
升级后这玩意儿,不光是辅助变道,连碰见旁边货车一排,系统都能识别出来“前排围猎”,早早偃旗息鼓自动避让,简直跟开外网FPS还买了个一键连发似的,谁看了不想多试几把?
要说嘿,真正懂用车的朋友都知道,跑高速、通勤、堵上三十公里,全靠右脚折腾油门刹车,老实讲再智能的导航要是跟咱们抢着调速,谁心里都得别扭,但这次宋家族升级就偏偏主打解放右脚,自动调节、跟车距离延伸,宣传的那种“慢行也轻松”,对早高峰脸色比老板还难看的朋友,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不过话要说回来,比亚迪这波带点“保姆式”操作还没完,泊车场景还新增了不少智能花样,说是能覆盖三百多种现实需求,不管你路边停斜的,泊车空间歪七扭八的,车尾顶墙、靠柱,总有一招手把手教你怎么不磕不碰。
这三项新功能也算是接地气,窄位自动收后视镜、垂直或偏置都能自动泊入泊出,更狠的是直接承诺“安全及损失全兜底”,在中国市场谁这么玩,足见这家“老大哥”是有点底气的,就是不知后期售后部门会不会被停车事故投诉挤爆。
用户痛点都抓得挺准,毕竟停车这破事儿,开新能源的见面头一句不是什么续航焦虑,十有八九都是“你家小区那车位怎么都这么窄”,每次停完车门“吱呀”一声能让人脑壳嗡嗡。
更别提有时候开了后备箱才发现进得去出不来,这次功能升级直接对症下药,不怕头铁的买了还不升级OTA,反正有兜底政策,买卖双方各有底气。
这年头谁还没见识过什么智驾变道、L2辅助,天天喊AI,却没人愿意说清楚“智能”到底能有多少“人话”成分,真到实操场景,车机要是卡在在哪儿,恨不得把方向盘砸了。
不过宋家族敢把智能座舱往“车机秒变大手机”方向推进,其实还是挺懂中国用户“万物互联”的心理。
现在都说啥都要同步上云,可一到实际用车,手机里内容同步车机,能把全家人的娱乐、导航、社交串起来才是真本事。
华为、OPPO那一众手机,兼容没落下谁家,镜像模式、音乐流转、大屏观影、导航流转这样几个“数码党”爱玩的点子全翻出来了。
尤其刷剧这事儿,真不是说说而已,“你开着车我看片”,再加上什么“隐私模式”守护个人小秘密,车厢一秒变成私人剧院,这细节,就问有几个刚刚。
说实话,所谓智能化升级、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咱不见得都能天天用得着——但具体到每次出门,遇上堵车、停车、导航这些烦心事儿,产品再进化,体验确实是在实打实往用户舒适区推。
一边冷脸整技术升级,一边又带点“暖心”小巧思,恰好踩准了家用市场的软肋。
有意思的是,宋家族从头到尾主打一个“进化不断”,能玩出哪些新花样,主要还是看用户买不买账。
比亚迪造车到今天,宋系列从新势力里杀出一条“技术迭代”快车道,这回OTA升级其实就是一场用户体验的“期中测验”。
毕竟智能辅助、泊车及座舱属于一种典型的“体验为王”,老百姓买账比什么营销话术都管用。
用产品说话、用升级稳心,这才是“新能源标杆”的底气。
反正看这升级细节、服务承诺,这宋家族,现在不想躺平都难。
谁说家用SUV只能靠堆参数取胜?
短短几年,比亚迪从观望、模仿,到今天拿出全体系自研芯片、“中国停车兜底”方案,真让人有点刮目相看。
可能有些人看了还想说一句“这些升级,早该有了”。
也对,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风口浪尖”,用户心态一天一个样。
年轻人要的智能、老人要的安全、省心、家长要的便利,这一点一滴都不是光靠花言巧语能糊弄过去的。
所以比亚迪OTA升级,真有机会成为“常用常新”,也许正是靠每次小步快跑的技术落地,才让一整套用车体验渐入佳境。
写到这里回头再扪心自问一句,咱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智能车?
是盲目追逐高大上的噱头,还是多关心点“实地体验”那点小舒适?
现阶段,中国品牌能把“软硬兼修”玩得溜的车没几家,能敢直接兜底承诺、站出来和用户对话的,也就宋家族算得上敢作敢当。
舆论场里真真假假的硬广太多,用户的实际需求才是金标准。
真希望每一个升级,都是有温度、有诚意的优化,而不是光会折腾一堆看不懂的APP和设置页面。
那说到这儿,问题来了:
你手里的那台车,还能靠OTA把体验往前推一把吗?
你觉得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真的有点灵魂,还是只是变个壳的“数码彩电”?
欢迎来聊聊,你的用车“升级故事”来了没?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