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在欧罗巴大陆居然支棱起来了?
这听着有点匪夷所思,可数据摆在那儿,似乎还真是那么回事。
比亚迪在欧洲几大金牌市场,卯足劲儿,四月份的销量硬是把特斯拉给摁住了,甚而在整个欧洲十四国,比亚迪也以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三辆的业绩,把特斯拉的六千二百五十三辆远远地抛在了后头。
这事儿颇堪玩味。
要知道,特斯拉在咱老百姓心目中,那可是电动汽车界的“当家花旦”,现在冷不丁冒出来个比亚迪,销量还超了车界翘楚,这究竟是闹哪样?
咱先瞅瞅细账。
德意志,特斯拉四月销量同比滑坡了四成有余,比亚迪却扶摇直上,飙到了1566辆。
不列颠更甚,比亚迪销量暴涨六倍不止,特斯拉直接栽了个大跟头,跌了六成二。
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也都是如出一辙的戏码,比亚迪一路攻城略地。
单从这些硬邦邦的数字来看,比亚迪在欧陆的攻势,确实有点猛虎下山那味儿。
单这一个“六倍”,就足够令人咋舌了。
当然啦,光盯着销量飙升,有点一叶障目。
得寻思寻思,这又是为哪般呢?
有人说,比亚迪量足价平,配置不俗,价钱又亲民,更对老外们的脾胃。
这话不假,但只说中了七八成。
要知道,欧洲市场可不是什么龙潭虎穴,等闲之辈想来分一杯羹,难于上青天。
欧洲诸国对汽车的要求,那是出了名的严苛,安全、环保、品控,哪个都不能掉链子。
往日里,欧洲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上那也是掷地有声的,现在中国汽车能杀进去,甚至后来居上,背后绝不仅仅是价格这一张牌。
细琢磨琢磨,欧洲本土汽车品牌也不是吃干饭的,它们也在撸起袖子搞电动汽车。
特斯拉更是早早就在欧洲落子,设厂、铺货、售后,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凭啥比亚迪还能从中突围,杀出一条血路?
这厢,可能牵涉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技术。
比亚迪在电池技艺、电控系统等方面,确实有其独步天下的绝活。
而且,比亚迪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譬如这次在意大利压轴登场的腾势Z9GT,号称全球首搭易三方平台,又是易三方泊车,又是高速爆胎稳定控制,听着就很唬人。
可话又说回来,也不能光瞧见比亚迪的捷报频传。
特斯拉纵然销量有所回落,但依然是电动汽车市场举足轻重的玩家。
再者,欧洲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对本土品牌的偏袒,依然存在。
比亚迪想要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还得使出浑身解数,拿出更多看家本领。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中国智造崛起”时,是否忽视了欧罗巴市场本身也在悄然变轨?
欧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日渐高涨,对新晋品牌也更加敞开心扉。
再加上欧洲诸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也为比亚迪等中国品牌递上了入场券。
归根结底,比亚迪在欧陆的突围,是中国汽车产业整体昂扬向上的一幅缩略图。
从亦步亦趋到自主创新,从低端平价到高端奢华,中国汽车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当然,这条路漫漫修远,挑战也如影随形。
但至少,我们已经窥见了曙光。
就像比亚迪在法兰西拿的那个“最佳新兴外国品牌”奖,虽说只是区区一个奖项,但背后折射出的,是欧洲市场对中国汽车刮目相看,更是对中国智造的满满期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