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买回来以后,保养、洗车、换机油这些事大家都不陌生,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爱车开得更久、状态更好。但有一个小细节,很多人却经常忽视了,它既不起眼,也从来不会在保养手册里被特别提醒,那就是汽车天窗导水槽的排水孔。听起来不太起眼吧?可它一旦堵了,后果比你想的要严重得多。不管你的车是几十万的豪车,还是十来万的家用车,这个小孔,都值得你定期清理一下,绝对不是小题大做。
天窗这个配置,在很多车型上都算标配了,它的确能提升驾驶体验,通风、采光都不错。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大多数天窗在设计上都不是完全密封的,而是“半密封结构”。什么意思呢?就是天窗在下雨或洗车时,边缘是会进水的,但车厂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在天窗边缘布置了排水槽,并通过排水管把水顺利引导到底盘下方,避免渗入车内。这个排水孔就是“关键先生”,一旦堵塞,水就会无处可去,顺着车内顶棚、A柱或者B柱流下来,轻则车顶内衬发霉、地毯潮湿、车内有异味,重则泡坏车内电路、气囊感应线束,甚至引发短路。
很多车主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在雨后车里有股霉味,又或者发现脚下的地毯怎么老是潮湿。更有甚者,副驾驶手套箱里都开始进水了,却还以为是空调系统有问题。其实只要你动手摸一摸天窗边缘的排水孔位置,就会发现那里积了不少灰尘、落叶,甚至还有小昆虫尸体。时间一久,孔一堵,水自然就不能顺畅排走。
而这个小孔的数量,其实也不多。绝大多数车型都在前后各有两个,也就是四个排水孔,连接的排水管一般藏在A柱和C柱内部。清理的方式说难也不难,只是大部分人懒得去搞。你可以用细长的软管、钓鱼线,或者气泵轻轻疏通;更专业一点的,可以拆下内饰做彻底清理,但那就得动点手艺了。
有不少4S店或者修理厂会把这项工作包含在“大保养”里,但也有一些地方根本不会主动帮你检查,除非你明确提出。内行人都知道,这事一年清理一次是最起码的,有些地方灰尘多、树叶多,最好半年清一次。尤其是南方多雨或者北方落叶严重的地区,排水孔堵住的概率那是相当高的。
有的车主可能会觉得,自己没天窗,就不用管这个问题了。其实也不完全对。虽然没有天窗的车子不会有天窗排水孔,但发动机舱两侧、前风挡底部、雨刮器附近也有类似的排水通道,那些地方同样容易堆积脏东西,一旦排水不畅,就可能造成发动机舱积水,甚至倒灌进车内。所以说,不管有没有天窗,定期关注这些“小孔”的健康,都是一个有经验的车主应有的习惯。
说到这儿,也许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事跟车贵不贵、豪不豪华关系不大。奔驰宝马照样有排水孔堵塞的问题,五六十万的车也一样可能因为这个小细节而“泡汤”。有时候你看到的“车内进水”,其实不是什么设计缺陷,也不是密封条坏了,而是这个小小的孔没清理好,才酿成大祸。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别小看这几个孔,它们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你车内的干燥和电子系统的安全。
当然了,现在也有一些更高端的车型配备了排水感应监测或者自动吹风系统,但目前来看还远远不普及,大多数车还是得靠人工维护。所以说,与其等到问题发生了再去头疼维修,不如平时多花几分钟动动手,防患于未然。
总结一下,看似不起眼的天窗排水孔,其实是汽车防水系统里非常关键的一环。堵了不仅麻烦,修起来成本也不低,而且清理起来其实也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意识。你平时有没有注意过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呢?你多久会给自己的车做一次这样的小保养?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验或踩过的坑,说不定还能帮到别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