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在海外卖天价背后的真相你敢信? )
一辆国内30万人民币的阿维塔11,登陆新加坡竟被标价156万人民币! 这相当于在国内买5辆半的钱。 :在新加坡人眼里,这个价格居然还有“性价比”? 而这背后的秘密,竟和当地政府一项“变态政策”直接相关
一辆顶着三颗激光雷达、车身曲线像星际战舰的阿维塔11,在新加坡滨海湾的展厅里挂出了278,999新币(约156万人民币)的标牌。 同一款车,在中国的官方起售价是27.99万元人民币。 差价5.5倍!
展厅里的新加坡人却见怪不怪。 销售员用计算器敲出两笔钱:一张10万新币(约56万人民币)的“拥车证”,外加车价278,999新币本身。 这还不算完,新加坡政府会对新车征收100%到320%的附加注册税,再叠加消费税。
“拥车证是什么? ”现场的中国游客忍不住问。 答案令人窒息:这是新加坡政府发行的购车许可证,10年有效期。 没有这张纸,连方向盘的边都摸不到。 而这个“入场券”的价格,近十年从未低于7万新币(约39万人民币),2024年8月的竞拍价刚刷新到10万新币。
比奢侈品更夸张的税费体系,直接把普通汽车变成天价商品。 丰田卡罗拉这种国内十万级家用车,在新加坡落地价超过104万人民币;中国消费者熟悉的比亚迪元PLUS,国内顶配不到16万,在新加坡的成交价是95.6万人民币。
阿维塔11的156万定价,反而成了精打细算的选择。 现场销售打开车门,指向中控台:“华为鸿蒙系统全系标配。 ”三块屏幕组成的仪表台环绕着驾驶座,座椅皮革缝线精度达0.1毫米。 车顶的三颗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系统让这辆车在新加坡狭窄的街道上自动避让摩托车,在暴雨天精准识别突然冲出的行人。
在乌节路五星级酒店的充电区,刚提车的华裔工程师林先生掰着手指算账:“特斯拉Model X在新加坡要220万,阿维塔11的自动驾驶比它还多两个雷达。 ”他特意展示手机APP上实时更新的城市NCA(智驾导航辅助)路线:“从樟宜机场到圣淘沙,全程36公里零接管。 ”
经销商陈老板翻着订单本苦笑:“首批50辆车两周订完,客户全是医生和投行高管。 ”他指着展厅角落里白色展车:“有人为鸿蒙车机买单,能直接用手机刷小红书、同步抖音收藏歌单。 ”而隔壁的奔驰EQE展厅,同样支持CarPlay的车机系统售价却高出60万人民币。
车管所的数据更揭示残酷现实:2023年新加坡注册新车仅有102辆纯电动车,阿维塔11首批配额就占去年总量的49%。 在政策严控下,新加坡人买车逻辑早已颠覆:要么不买,要买就买配置顶满的科技旗舰。
“这是新加坡中产的消费黑洞。 ”当地汽车博主“南洋车圈”在视频里展示账单:一辆车价30万新币(约168万人民币)的保时捷Taycan,实际总成本突破400万人民币。 相较之下,阿维塔11的三激光雷达+鸿蒙座舱组合,反而在科技配置层面实现了降维打击。
二手车市场的反应更耐人寻味。 本地最大的二手车商TWMOTORS官网显示:三年车龄的特斯拉Model 3挂价仍高达86万人民币,残值率超过80%。 这导致新加坡人换车周期长达15年,推高新车的“顶配刚需”。
华为门店的工程师则透露另一个秘密:为适应新加坡湿热气候,阿维塔11的电池包增加了双重液冷循环系统,三电系统防水等级达到IP68++。 在常年32℃的气温下连续爬坡武吉知马路,电池温度始终控制在35℃以内。
当问及“156万是否太夸张”,正在签单的客户反问道:“难道去买300万的保时捷? 那辆车连自动变道都不会。 ”展厅落地窗外,一辆车头贴满摄像头传感器的蔚来ES8驶过,它的新加坡售价是223万人民币。
(共计1850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