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最近的操作,属于是典型的开窍了,或者说,被电车逼到墙角之后,心态直接爆了。
什么2026款A6L,这玩意儿一出来,我就知道有大事要发生。单点爆破,就说那个前脸,以前的奥迪A6L是什么?是那种穿着得体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在会议室里跟你谈一个亿项目的油腻中年。现在的呢?西装一扒,里面是花臂,头发染成绿色,直接cosplay起了自家大哥兰博基尼,就差在脑门上刻四个字:“不务正业”。那个中网,那个大灯,简直就是把“爷不伺候了”直接写在了脸上,给隔壁的宝马5系和奔驰E级来了一招闪电五连鞭。这哪是改款,这分明是基因突变,是道诡异仙。
以前的BBA竞争,还讲究点体面,你出一拳,我挡一招,大家都是武林名宿,点到为止。现在呢?坏了菜了。现在这个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这就是黑暗森林,你死我活。奥迪这波操作,翻译过来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不是想把蛋糕分走,它是想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奥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和蜡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再看内饰,典中典来了,三块大屏。我跟你讲,现在车企的内卷,已经进入了一种玄学状态。屏幕多,就等于科技感强。屏幕大,就等于豪华。这逻辑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太阳开过去都得一个趔趄。仪表盘、中控屏、副驾屏,一字排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关村攒机小哥上了车,生怕你看不见他的KPI。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种设计,第一反应不是兴奋,是恐惧。我开个车,为什么要低头去屏幕里找空调开关?那感觉就像是在一个4A广告公司的PPT里找厕所,充满了后现代的荒诞。这简直是反人类!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是什么?不是特斯拉,是老头乐。因为只要路边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理,智能座舱的终极奥义是什么?不是屏幕多,而是我能用最傻瓜的方式,在开车的时候把空调调低两度。从这个角度看,奥迪这三块屏,属于是走火入魔了。
副驾驶那块屏到底有啥用?是给领导放《甄嬛传》吗?还是说,在我堵车心态爆炸的时候,可以给我循环播放“奥迪灯厂,永远的神”?这种设计,本质上不是为了实用,是为了“表演”。它在告诉你:你看,我努力了,我真的努力了,我把能给你的都给你了,加大加大加大。
然后是动力,2.0T直接干到272马力。这数字放以前,那是性能车的待遇。现在呢?在一堆两三秒破百的电动妖怪面前,这点马力就像是修仙小说里,主角还在练气期,反派已经是元婴老怪了。但有,就是比没有强。能过,就是能过。奥迪的态度很明确:我燃油车最后的倔强,就是把发动机压榨到极限,让你们看看什么叫传统手艺人的金钟罩铁布衫。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奥迪这波操作,有点像我小时候看的武侠小说里的邪派高手,突然捡到一本正派秘籍,然后用邪派的内力去催动它,搞得不伦不类,但威力惊人。它放弃了以前那种四平八稳的“官车”人设,开始变得暴躁、激进、甚至有点颠。
这种改变,其实是一种必然。因为BBA的品牌玄学正在被打破。以前大家为什么买奔驰?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社交货币,开出去人家就知道你混得不错。这是一种信仰,跟性价比无关。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这个门缝大,那个内饰糙,他会觉得你在亵渎神灵。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时代变了。新一代的消费者,他们不认这些老黄历。他们只认冰箱彩电大沙发,只认零百加速和智能驾驶。奥迪这波改款,就是一次对新世界的试探,一次极其笨拙但又无比真诚的“投诚”。它想告诉那些看惯了新势力的年轻人:“看,我也会整活儿,我也有三块屏,我的马力也很大,求求你们看我一眼。”
讲真,我最近看牙医,那个牙医诊所的屏幕比我电脑的都多。万物皆可屏,这是一种病,得治。
所以,这台全新的A6L到底怎么样?它好不好看,动力够不够用,甚至价格是多少,其实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连奥迪这种浓眉大眼的家伙,都开始不讲武德,开始掀桌子了。它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把一台商务轿车,硬生生改成了一个穿着西装的暴徒。
这说明什么?说明燃油车的诸神黄昏真的来了。所有的传统巨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最后的挣扎和怒吼。有的选择优雅地退场,有的选择疯狂地燃烧。奥迪,显然是后者。它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桌上,用三块屏幕和272匹马力,对着整个新能源时代,发出了最后的咆哮。
这车值不值得买?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餐厅里终于有人开始掀桌子了。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