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很多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它刚诞生时那段意气风发的岁月。
作为一个立志要向上突破的中国品牌,魏牌曾经承载了无数国人的期待。
然而,汽车市场的竞争比我们想象的要激烈和残酷得多。
如今,要是我们不特意去关注,这个品牌似乎已经有些淡出主流视野了。
特别是它旗下的一款车型——摩卡PHEV,近期的市场表现实在让人揪心。
根据数据,这款车近半年的月均销量还不到两百台,甚至在今年六月份仅仅卖出了十台。
这个数字,对于一个主流汽车品牌的主力车型来说,几乎等同于被市场宣告了“退市”。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了,一款售价在二十多万区间,并且在技术上颇有亮点的插电混动SUV,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
是它本身产品力不行,还是如今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关注这些了?
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我们先从大家最直观能看到的地方说起,那就是外观和内饰。
摩卡PHEV的设计,可以说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在如今这个新能源车普遍追求极简、科技甚至有些同质化的设计潮流里,它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它没有采用封闭式前脸,而是保留了尺寸不小的进气格栅,车身线条充满了力量感,整体看上去更像是一台传统的高性能燃油车,气场很足。
这种坚持原创、不随波逐流的设计,在几年前或许会备受赞誉。
但遗憾的是,市场的审美风向变得太快了。
现在很多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更偏爱那种由“蔚小理”等新势力所引领的,线条流畅、观感简洁、充满未来感的风格。
相比之下,摩卡PHEV这种略显“厚重”和“传统”的设计,虽然很有辨识度,但似乎没能精准地踩在当下主流消费者的审美点上,这让它在第一眼缘上就可能失去了一部分潜在客户。
走进车内,这种感觉会继续延续。
摩卡PHEV的内饰布局走的是简约大方的路线,整体做工用料都保持了长城一贯的高水准,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中控台上一块14.6英寸的大屏幕非常醒目,车机系统是魏牌自家研发的,并且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它同时支持CarPlay、CarLife以及华为的HiCar,这意味着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主流智能手机都能和这台车进行互联,实用性非常强。
设计师还很贴心地在中控屏下方保留了一块专门用于控制空调等常用功能的触控区域,避免了驾驶时在屏幕里翻找菜单的麻烦,提升了行车安全。
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一个事实,这套内饰放在今天这个“内卷”到极致的汽车市场里,已经算不上惊艳了。
竞争对手们要么是用上了更大、更多的屏幕,打造出环抱式的“数字座舱”;要么是在车机芯片、智能语音交互上大做文章,让汽车越来越像一个聪明的移动终端。
摩卡PHEV的这套内饰,功能上是齐全的,应对日常使用绰绰有余,但它缺少了一些能让人“哇”出声来的科技噱头和豪华氛围,显得有些“朴实”了。
然而,如果仅仅因为设计和内饰就否定这台车,那绝对是片面的。
因为摩卡PHEV真正的核心优势,藏在了它的“三大件”里,尤其是它的动力系统,这可以说是长城汽车深厚技术功底的一次集中展示。
它搭载了一套由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前后两台驱动电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它匹配了一台专用的4挡混动变速箱。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4挡”没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一下:市面上很多混动车型为了简化结构,用的是单速或者2速的变速箱,这在大部分工况下是够用的。
而摩卡PHEV多出来的这几个挡位,就好像一辆变速自行车有了更多的齿比选择,它能让发动机和电机在各种车速下,无论是低速拥堵还是高速巡航,都能更精准地匹配到最高效的工作区间。
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燃油经济性的提升,即便是在电池电量耗尽的馈电状态下,这台大家伙的百公里油耗也能控制在6升以下,这对于一台中型SUV来说是非常出色的成绩。
同时,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它的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轻松超过1000公里,彻底打消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除了省油,这套动力系统的性能更是堪称“狂暴”。
发动机和双电机协同工作,可以爆发出350千瓦的综合功率和高达760牛·米的综合扭矩。
这些冰冷的数字转化成实际体验,就是它从静止加速到每小时一百公里只需要4.7秒。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已经是一些纯正性能跑车的加速水平了,开着这样一台家用SUV在路上,只要你愿意,它可以给你带来极强的推背感和超车信心。
更有趣的是,这套复杂的动力系统赋予了它多样的驾驶性格。
它可以是安安静静的纯电前驱模式,适合日常城市通勤;也可以切换到后电机单独驱动,让你体验后驱车的驾驶乐趣;当然,在需要最强动力时,它会变成一台全时四驱的性能猛兽。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驾驶习惯,它总共提供了七种驾驶模式和三种动力模式可选,可玩性非常高。
不仅如此,它还配备了一套名为“ITVC智能扭矩矢量分配系统”的黑科技,这个系统能以毫秒级的速度智能分配四个车轮的扭矩,在过弯时能让车辆更稳定,在遇到湿滑或者坑洼路面时,又能确保有抓地力的车轮获得动力,从而提升车辆的脱困能力和行驶安全性。
可以说,在机械素质、动力操控这个传统燃油车时代最被看重的领域,摩卡PHEV绝对是一位顶尖高手。
那么,一个核心问题就浮出水面了:为什么这样一台在核心技术上如此硬核、性能如此强大的车,却在市场上无人问津呢?
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并且非常现实。
首先,二十多万的售价确实不便宜。
在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的选择面实在是太广了。
他们可以买到设计更酷炫、智能化体验更极致的纯电新势力产品;也可以买到品牌号召力更强、口碑更稳固的合资品牌混动车型;还有其他同样实力不俗的国产品牌在虎视眈眈。
摩卡PHEV的动力优势虽然突出,但对于绝大多数只是把车作为日常代步工具的家庭用户来说,这种“性能过剩”的吸引力,可能远不如一个更聪明的语音助手或者一套更高级的辅助驾驶系统来得实在。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消费者的购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在十年前,大家买车最看重的还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老三样”,那么摩-PHEV无疑会是一款明星产品。
但如今,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人车交互这“新三样”。
在这场新的竞赛中,摩卡PHEV虽然没有落后,但也确实没有做到领先。
最后,品牌影响力的下滑和企业战略的转移也是重要因素。
近几年魏牌的声量不如以往,而长城汽车似乎也将更多的资源和宣传重心放在了像蓝山、高山这样更符合当下市场潮流的大六座、七座家用车型上。
这使得摩卡PHEV像一个被遗忘的“偏科生”,虽然单科成绩优异,却没能跟上整个班级的前进方向,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其销量越来越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全部评论 (0)